完了以后川蜀的利益要被分走多少,尚且不好说。
蜀锦的利润非常之大,沈该希望将这笔利润掌握在朝廷手里,这样的话朝廷多少还能有点钱办事情,要是让明国把手伸到川蜀之地掌控了蜀锦,那江南国朝廷就翻身无望了。
于是沈该提出了怀柔战法。
即厚赏吴璘,给他很高的职位、爵位,给他大大尊荣,给他丰厚的赏赐,给他的家族丰厚的赏赐,然后以赵惇的名义让吴璘送来一些贡品,看看这样做的效果如何。
他希望吴璘可以感受到临安朝廷的“温暖”。
又一个回合的交手之后,沈该郁闷的意识到这个方法不太可行,吴璘根本不吃这一套。
临安朝廷以赵惇的名义进行的册封,吴璘一概不接受,赏赐也全部退回,还把赵惇送来的诏书烧掉了,表态说【此诏必为国贼矫诏,万万不可相信】。
然后吴璘再放出话来,说沈该背叛主上,背叛大宋,戕害皇室,早晚会死无葬身之地,他吴璘要和川蜀忠臣另立新君,建立朝廷,然后就要做沈该的掘墓人。
这可算是激怒了沈该。
沈该怒不可遏,但是尚存的一丝理智还是没有让他把这件事情告诉明国,他还是怀抱着能够解决问题的最后一线希望,想要再做一次斡旋,让吴璘听命令。
他说只要吴璘回归临安朝廷,就可以做宰相,可以封王,可以做人臣之颠,想安排什么人做什么官尽管开口,临安朝廷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他完成这个目标。
然而吴璘还是全然不在乎,对于沈该的努力拉拢没有半分心动。
沈该终于破防了,遂多次以赵惇的名义怒斥吴璘的不忠不义,并且表示要罢黜吴璘四川宣抚使的职位,降罪於他,將他打入大牢,全家都要問罪,还要川蜀之民奋力反抗,铲除国贼。
然而洪武六年的三月份,情况升级了。
沈该得到确切消息,以四川宣抚使吴璘和梓州路安抚使马永康为首的川蜀官员认为临安朝廷已经是一个走狗朝廷,已经是一个完全不能信任的朝廷,大宋正统已经不复存在,爲了存续大宋正统,为皇室尽忠,吴璘和马永康决定拥立新君。
赵构统治后期开始允许皇室成员出任地方官职以减少皇室对政府的开支需求,希望他们自谋生路,靠着自己的本领赚钱,而不要总是靠着朝廷的俸禄吃饭。
尽管很大一部分宗室子弟还是希望可以躺着吃饭不起来动,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自立自强的宗室子弟通过科举的途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