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一轮之后才会引起广泛共鸣,结果他们只是在中都进行表演,就已经激起了全民热潮。
且随着中都民众的热烈追捧,半个月的时间里,戏剧团开演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大半个燕云地区。
官方并未投入任何宣传资源在这件事情上,全都是热心观众化身自来水不遗余力地向外地人推荐。
外地人本来是来中都办事的,机缘巧合之下看了一场演出,结果就成为了戏剧迷。
一传十,十传百,在这个传播讯息主要靠人力的时代,戏剧团开演的消息仿佛插了翅膀一样开始向周边传播,速度之快让人咂舌。
所以苏咏霖在组织戏剧团团建聚餐大会的时候,就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就目前来看,民众对这一艺术形式的认可度是很高的,我看我们还是尽快做好扩充人员的准备和设立分团的准备,不然只靠咱们这些骨干演员们表演,若要满足民众的需求,非得累死他们不可。”
苏咏霖笑着拍了拍坐在自己身边的在《十三将士归玉门》中饰演男主角耿恭的戏剧团年轻演员、复兴会员乔适。
他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能把记录耿恭事迹的史书章节背下来,还专门去国史司找懂历史的老先生请教历史问题,方便自己更好的带入耿恭的角色之中。
他觉得耿恭在那一年多孤军奋战的过程当中未必全程心如铁,一定也有过彷徨和动摇,但是他最终坚持下来了。
为了找到耿恭当时的感觉,他看到史书当中记载耿恭和汉军将士在粮尽援绝的时候曾经水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兽筋皮革,以此充饥,所以他觉得若要最大限度接近耿恭当时的处境,饥饿感和疲劳感一定是最重要的。
于是每次彩排、登场表演之前,他一定会饿着自己,一顿不吃或者两顿不吃,顶着饥饿的感觉登场表演。
他会燃烧自己的热情和精力,拼尽全力演绎一个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数度濒临崩溃却又数度依靠家国情怀和顽强的意志坚持下来,最后实现了【不为大汉耻】的历史最高荣耀的悲壮将军。
最后表演到十三将士互相搀扶着来到玉门关的时候,乔适是真的精疲力竭,饿得两眼发绿,站都站不稳,感觉自己甚至能吃下去一头牛。
一想到自己就要解脱了,那眼泪水自然而然就流下来了,哗哗的,根本不需要酝酿情绪, 整个人瘫倒在地上涕泗横流,情感全面爆发。
他如此这般爆发的演绎,也让沉浸在剧情当中无法自拔的观众潸然泪下,台上台下哭成一片,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