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建文迷踪 第三十四章 喇叭翁(5 / 6)

茅山后裔 大力金刚掌 5284 字 2021-06-08

的行当称之为“倒斗”。

到了后世,随着中原的统一、各朝各代综合国力的提高与生产力、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道术、yin宅风水理论的最终统一,斗墓的设计理念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在道术圈子里,“斗墓”发散怨气这种误打误撞的功能却并未被遗忘,既然上大下小的结构能够发散怨气,那么上小下大的结构能不能封禁冤孽呢?相传唐初,陕西安康曾有一处古墓遭盗,因墓址所在地为聚yin池,故怨魂肆虐无人能治,后来一个叫柴芳的道士在正午时分指点百姓将古墓改造成了一个反向的“斗墓”并在墓底放置了大量属yin的礞石粉,冤孽果然没在出现过,此后又有不少人利用相同的方法治住了冤孽,事实证明,反向的“斗墓”,确实也具有相反的功能,时至明初,茅山派将此法正式编入“最新版”的《茅山术志》并起名“喇叭翁”,虽说此法得到了茅山派的首肯,但因其工程量很大,所以在具体法事中并没有多少人真正采用,此刻这个地洞,在视觉上是具备“喇叭翁”的结构特征的,而且这种天然形成的“倒喇叭”洞穴在规模上要比人造的“喇叭翁”打出不少,封禁冤孽的效果势必也与那些人工“喇叭翁”有着质的不同。

“看来这的确就是寒骨洞……”张国忠自言自语,在张国忠看来,张三丰之所以把赵金舟的尸身往这个洞里放,根本就不是因为洞里yin气大,而是因为这个洞本就是个天然的“喇叭翁”,自己原本以为“喇叭翁”这种东西的实际效果是被茅山派首先“认证”的,而此时看来,张三丰对“喇叭翁”的认同应该早于茅山派。

绳子继续往下放,直到头顶的洞口变成了黄豆粒那么大,洞底才出现在手电的照明范围之内,此时的石洞已经不能称之为“洞”了,解开腰间的绳子,张国忠打着手电四外照了一下,发现四外空间面积足有二十米见方,脚底下的地面似乎也被人工修砌过,比外面山坳的地面平整了许多,整个洞里chao气拂面,不用问也知道这个洞确实与地下水脉相通,水属yin,与礞石粉一样,整个洞穴从结构上讲与当年柴芳道士最先发明的那个反向的“斗墓”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天然形成的。“莫非那个苏铁力的尸首也被人扔到这里面了?”环视着四周倾斜向上的洞壁,张国忠又是一阵胡思乱想,如果苏铁力的尸首真被扔到了这里,倒也不难解释为什么老刘头招不到其魂魄……

在洞底的中间,张国忠还发现了一个石床,整个石床在手电光下呈黑灰se,似乎烧过什么东西,“这是干什么用的?点火取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