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样耳朵是聋的眼睛是盲的,现在的想崇祯皇帝不再任人摆布。不再听由那些官员大舌头的瞎咧咧,他还信以为真。
比如说,当初的袁崇焕。什么五年可平辽。袁崇焕在许下诺言之后,官位蹿升,飞黄腾达,可惜志大才疏,平辽无策,不但没有平定辽乱,反而让满清军队围剿北京,惊怒交加的崇祯愤然斩诛袁崇焕。
其实,袁崇焕知道五年可平辽终究不过是一个谎言。可他还是说出来了,因为他懂崇祯。
袁崇焕是知道崇祯性格的,他只有说出这番话才会被崇祯重用。只有给皇帝画一个超级大的蛋糕,谁都不相信五年可平辽,谁都不相信满清如此不堪一击。偏偏,就崇祯相信。
崇祯就是这样的单纯,一个养在深宫大院的孩子,能懂得什么世间险恶呢。崇祯天真的以为,什么治国平天下,都是很简单的事。
那时候的崇祯皇帝意气风发,是很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他甚至于,想象着自己能够成为比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有为之君。
袁崇焕知道崇祯是这样的性子,所以才敢信口开河。先稳住皇帝,让崇祯皇帝信了自己。辽东将士,才有可能抵御后金的入侵。
袁崇焕知道说出这句话的后果,也知道自己伴随着的风险。可是袁崇焕同样也犯下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大明官员体制的腐烂程度,远超自己的想象。
要知道,崇祯皇帝是举国之力,以大明国力全力支持袁崇焕平辽的。袁崇焕也单纯的以为,他可以抵住后金入侵。尤其是,当他一炮轰死了努尔哈赤的时候,袁崇焕更加的自信。
这种自信,使得袁都督迷失了自我。他最不该的,就是私自斩杀毛文龙。
毛文龙该死,他是个土匪。烧杀抢掠,什么事都干过。可是,他同样是大明楔进满清后院的一颗钉子。
而且,还是一颗让满清剧痛的钉子。毛文龙嚣张跋扈桀骜不驯是不假,甚至于土匪行径也是真的。可是有一样,毛文龙绝不会投靠满清。
不是说毛文龙有多忠心,而是他不想背负千古骂名。不想做一个被后世唾骂的卖国贼,所以毛文龙的存在,可以有效地牵制住满清的兵力。
这个世界上没有非黑即白的东西,太正直的人,也无法统治皮岛。只有毛文龙这样的人,才能在皮岛站稳脚跟。
毛文龙出生在浙江杭州,少年时读书屡次不中,而后毅然投笔从戎,他成为了名将李成梁的亲兵。更是在同年武举乡试中拿到第六名,后来在熊廷弼手下被擢升为都司。
镇江大捷中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