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一五章 非洲商社的三角贸易(2 / 5)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238 字 2023-05-29

近,然后再顺着南赤道暖流,横渡大西洋,驶抵葡属巴西殖民地,与当地的葡萄牙人进行贸易。

齐国本土生产的棉布、钟表、鲸制品、咖啡、油料、铁器、五金、机械、肥皂和香皂等相应工业品;从大陆转口的茶叶、丝绸、瓷器;南洋地区的香料、龙涎香;来自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以及非洲东海岸的象牙和药材,以及产自印度的靛蓝、硝石。这些商品无不受到葡属巴西殖民地众多商人和消费者的热忱欢迎,无数的金银立即堆满了齐国商船的舱室。

抵达巴西的商船拿出部分金银,在当地采购蔗糖、烟草、粮食、火药、珍贵的红木、金属矿产等商品,然后顺着巴西暖流,南下至齐属美洲殖民地,售出蔗糖、烟草、火药、粮食,再将该地生产加工的羊毛、海豹(海狮)皮、鲸油等原料产品装满船舱,最后沿着西风带,返回南非,完成一次环南大西洋的三角贸易。

这几年,应葡属巴西殖民当局的要求,齐国非洲商社前往巴西的商船除了装运大量的工业制成品和转口货物外,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商品--奴隶,将南非和西非获得的黑人土著,贩卖给巴西的各个种植园主。

在整个美洲地区,印第安人的文化和传统非常排斥高强度的、有规律的艰辛劳动,而且根本不相容于欧洲人心里的强制劳动。印第安人并非游手好闲,甚至不能说懒惰,他们只从事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须的劳动,而这种劳动无须太多,因为当地的鱼类、水果和动物资源是非常丰饶的,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最低物质需求。

印第安人大部分的精力和想象都花在了仪式、庆祝和战争上,那种持续的工作,试图发展所谓“生产力”的概念与他们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在面对殖民者的压迫和强制,印第安人不愿臣服,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抵抗,发动战争、逃跑、拒绝强制劳动等。

相比较而言,当地的印第安人因为身处家乡,比那些来自非洲大陆的奴隶更有抵抗的优势。那些可怜的非洲奴隶从遥远的非洲大陆,跨越万里海波,来到这片陌生的异域土地上,人生地不熟,是很难兴起逃跑的念头。

齐国非洲商社开辟的巴西贸易航线,其实于葡萄牙王室而言,是一种非法的行为,即未授予贸易权的走私行为。

在一百多年来,葡萄牙王室都力图确保从殖民事业中获得最大的利润,其途径就是借助与当时盛行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理念密切相关的战略。这种政策主张殖民地应当有助于宗主国的自给自足,应该作为国际上相互竞争的殖民列强的储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