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三一章 工人(2 / 6)

1635汉风再起 重庆老Q 237 字 2023-06-28

工厂后,曾不无同情地说:“当机器转动时,无数的工人,包括男人和女人,以及一些年龄不大的童工,这些被铁和蒸汽栓在一起的人,也不得不马上投入运转。从天色微明,到夜幕深沉,仿佛没有任何知觉一般,机械地劳作,不知痛苦和疲倦。”

蒸汽动力的使用,让无数的工厂开启了更大规模的生产,厂房发展为新式多层楼房建筑。设立于城镇附近或大城市之中的棉纺织工厂、机械加工厂、五金工厂、食品工厂等诸多制造企业,实现了企业的聚集性,从而“克服了分散生产的成本劣势”。

在大兴城,可以看到数以百计的五六层高的厂房,每座厂房的一侧都有一个高耸的烟囱,冒着黑色的煤烟。其工厂厂区内部设施完善,包括工人的住宅宿舍、专门的办公地点和生产车间。

密集的厂房里整日轰鸣,蒸汽机的活塞来回运动,如同暴怒的巨象。无数的工人们,几乎在同一时间上工和下工,做几乎同样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今天跟昨天、明天没有什么不同,今年也和去年一样。每个人,仿佛都是一座座工厂、一台台机械面前的最为卑微的螺丝钉,在机器的驱动下,永远不知疲倦地被打磨着、摧残着。

在齐国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手工工场到机器大工厂,传统的自由放任被极其严格的规则所代替。工人们进厂、出厂和饮食都按照钟表的安排,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个人在工厂都有严格的位置限定和任务指标。

工厂管事或者工头通过监视、罚款或解雇,甚至更残酷的强制措施管理工人。虽然,在之前的一些手工工场也有这种纪律,但只有到了机器时代才使之普遍化、严格化。

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大机器打破了工人技能所搭建的劳动过程壁垒,机器代替了传统的技术和人工。大量生产的工厂体制消灭了传统的家庭作坊,工业如同军事,工厂如同营房。无情的机械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征服工人,保证工厂车间里的纪律。

众多的移民、进城务工者在机器工业面前,沦为它的俘虏和奴隶,他们的技术(如果有的话)被剥夺。因为在一些冷酷的工厂主眼里,一个真正的工人是不需要技巧的,他需要的只是对机器的绝对服从。

众多的工厂主只需要投资机器,拥有机器,使用机器,便可获得生产过程的绝对控制权,而工人则成为机器手臂的延伸,成为资本控制的劳动过程中的奴隶。

随着齐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国民识字率已得到大幅提升,接近60%的人可以阅读各类报纸和书写简单的文字,还能准确计算出自己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