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次壶口之行,更有些期待起来……以路虎的卓越姓能,庄名扬抄山路走近道,傍晚时分,才进入了陕省宜县,沿着乡道以六十公里左右的速度奔驰了四十多分钟,接近了大牛村。
落曰红霞披洒在黄土高原的层层梯田上,隐隐可见一些扛着锄头的农民下了田,其中有些兴致高的,扯着嗓子唱起了不着调儿的秦腔,甭管好听不好听,隔着老远都能震得你耳朵发麻,三秦雄风,如同发春的公牛,竟然刚强如斯。
沿着田边小路驶入大牛村后,只见老乡的家门前、大树下、古井边,聚集着一堆堆的人,每人手里都捧着个直径足有三十厘米左右的大碗,就这碗,如果装满了米饭,够斯文的临海男人吃上一天,恐怕最后还要揉着肚子叫:“不行,阿拉吃不下啦。”
三秦男儿个个都是大肚汉、是能下田艹~翻土地,上炕艹~翻婆姨的英雄人物。碗里装着裤带一样粗的面条,上面浇着滚油炸过的肉片、红辣椒和应时的蔬菜,堆得小山一样。或坐着、或蹲着、或站着,聊着家长里短、骂着自家的娘们儿,不知不觉就吃了个碗底儿朝天。
庄名扬看得暗暗咋舌,‘得三秦者得天下’,这话可真是没说错,这样的英雄好汉子,一个能打三个!
庄父自从进了村儿,就像准备偷鸡的小鬼子一样,莫名地亢奋起来:“前面左拐,就是老犊子家了,奶奶的,五六年没见了,也不知道这小子还活着不?回头见了他,每人先来碗油泼面再说。可馋死我了,得要大碗的才行!”
“我才不吃呢,又不是猪,谁吃得下这么多啊?再说味道也不好,又辣又咸的。”庄桐桐笑道:“幸亏我带了肯德基,嘿嘿……”
“洋鬼子的东西,吃多了才变猪呢……”
在庄父的唠叨声中,路虎停在了一家农户门前,几个小孩子哗啦围上来,又是摸车头又是拉车门儿的,庄名扬也不管孩子们嘻闹,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一家人下了车,农家的门都是开着的,庄父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进了院子就扯起嗓子大叫:“老犊子,庄铁柱我来了,还活着不,能喘气就快出来啊,有的是便宜给你!”
“老柱子你来了,多久不见了啊。”一个看上去像是比庄父大了七八岁,黑黑瘦瘦的老农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和庄父紧紧拥抱在一起,笑得那叫一个开心。松开庄父后老农看了眼庄母,咧开嘴笑道:“这是丫头吧,哎哟,长这么大了?”又看看庄名扬和庄桐桐:“老铁柱,你把儿子儿媳妇也带来了?鹅看看鹅看看,还怪有夫妻像哩。”
能不像吗,人家本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