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还有你。
举例。
明太祖创业初期,这个时候他已经占据应天府。
但陈友凉突然攻下应天府的副城太平,来势相当凶猛,颇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姿势。
于是重八老哥召来谋士商量对策,会议上大部分(99%)主张弃城逃跑,放弃根据地应天府。
这些平日里自吹神机妙算的谋士们露出他们真面目,胆小软弱,而且在背后已经打包好行李,给老婆孩子准备了逃跑车辆,随时准备投靠新老板。
这样的人如何做出正确判断?
后面,只有新来的刘基提出坚守应天府。
这个时候,就要考验主帅,也就是重八同学的判断力。
相信大多数人,还是相信一个人?
他选择了坚守应天府,因为这个选择才有大明朝。
而且这种选择,之前、之后他都曾经历许多,这个过程中那怕有一个选错,大明朝也不会诞生。
能从五年级毕业,基本可以掌管一军,陆军或海军。
六年级要学习的是——坚强。
前面举例南宋著名的常败将军范文虎,无勇无谋,每战必败,死人无数,但这哥们很坚强,就是打不死的小强。
后来,如果不是被老板革职,他有潜力成为六级名将。
因为他被革去武职后,时隔一年开始当文官,也是用小强精神,从小官干到一品丞相。
如果他留在将军的位置,说不定历史会不一样。
所谓胜败奈兵家常事,不过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安慰自己而已,几千几万人因为主将无能战死,你真能承受的了压力吗?
这里为范文虎正名,常败将军这个称号不是贬意词,而中性词。
每战必败不是一句空话,它代表着无数死人,这说明他有强大的心理承压能力,恰是成为名将必备的条件,没有之一。
如果还不能理解,咱们换位思考。
当你屡战屡败,当你数次败在同一个人手下时,心理会畏惧这个人,所谓恐某症就是这么来的。
即使你有高强武夫,即使你有丰富战场经验、军事才能,如果不能战胜软弱的自己,依然无法成为名将。
而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够做到不断从失败中爬起来,去挑战那个多次战胜自己的人,这就是坚强。
至此,六年级毕业,毕业者可担任类似‘总参谋长’职务。
但是,还没完。
当你成为总参谋长,成为真正名将,还有一点必须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