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打工,无地失业农民只能睡帐篷。
....
不是为粮,张新也不图陆佑什么。
忽悠他派人出海闯荡,仅仅只是让他当个试路石,寻找航线而已。
话又说回来,陆家是大海商,出海风险虽然很大,却又比那些小家小族出海安全无数倍。
就张新知道的事实,像王小海一类底层普通人,初期出海寻找财路时,失踪超过七八层,十人只有二三个能回来。
包括船只失事,以及不知在哪里上岸,找不到回家路。
不算完,回来这两三人,未来十年内,有六成依然会死在海上。
人性向吉避害,大海危险还要出海,是因为不出海会被饿死、冻死、谋杀、死于混乱。
万历后二十年,到南明灭,七八十年内,人口减少一半,这是北方和西北方的情况;南方山多地少,被视为蛮荒之地,饥饿情况更甚,唯有出海,至少还有光宗耀祖机会。
多扯一句,南方比北方和中部地区更偏向生儿子,有历史原因。
其它时期不管,明末期,每家至少需要三个儿子,四五个挺好,六七个不嫌多。
缺土地,内卷严重,儿子少,和邻居打架不够;儿子少,两族打架不够;儿子少,出海死亡率那么高,怎么传宗?
扯远,又聊几句,张新辞别陆佑,乘渡船在氹仔岛码头上岸。
从最初开始,张新就留意购买氹仔岛土地,直到和费尔南多约架后,确定这里大本营地位。
叫大本营,加上岛秘密多,张新对所有人的要求是,无事不准离岛。
特别是从事蒸汽机应用开发,硝土提炼,火炮研制,步枪制造等工作的学徒和有等级工匠。
包括狗和马,没有去势之前更不能离开。
人一上百行行色色,为防止不好事情发生,氹仔岛沿边界和水界一天十二时辰皆有人和狗巡逻。
防外输乱同时,张新没忘记,坚固堡垒一般是从内部攻自破的。
为此,加强内部保密管理也是张新的工作重点。
以上都是大棒,甜枣也有。
酒水、食物、女人、终极奥义,不会让学徒和工匠感到无聊。
就像某经、某典,岛上人手一本终极奥,早上读,晚上读,鼓励办法简单,可以全背者,皆奖励一两银。
偶尔举办一场背书比赛,趣味纠错赛,胜者奖励一个女人,积极性不言多述。
换成张新是学徒,也会死命背,东家奖励的女人,原配也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