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要给自己授勋,那么他亦不打算过于斤斤计较。现在的虚衔并不值钱,主要还是封妻荫子。
只是他的儿子还如此年幼,这多个官职其实等同于无,他家并不在意那么俸禄,而他儿子亦不用在意一个锦衣百户。
不过他既然立下如此大功,若是真的什么都不要的话,其实也是不合适,所以现在的处置反而是一种比较好的结果。
当然,这是内阁的一个提议,却是难保其他人还是要借题发挥,关于他封赏的事情现在远远不能说是尘埃落定。
徐阶似乎已经意料到林晧然不会反对般,便抛出另一个问题地道:“九边将士杀敌几万,乃本朝罕见,光是赏赐就是一大笔银子!”顿了顿,又是一本正经地道:“自古士农工商,而今商贾日益坐大,乃大明之患也。据老夫所知,苏州城多不法商人,其作坊工人远超五十之数,若不进行遏制和敲打恐生祸端!”
郭朴和高拱交换了一下眼色,虽然知道这其实是徐阶故意商贾的危害,但不失为解决赏银的一个有效手段。
虽然他们跟徐阶早已经是水火不容,但却不会毫无缘由地反对,一些有益于朝堂的举措亦会选择支持。
林晧然已经从隆庆那里先一步得到了口风,只是看到徐阶如此急迫地推动此事,心里还是感到了一份无奈,便是进行辩解道:“元辅大人,苏州作坊人数过多确是实情,但丝绸有益于跟海外进行贸易,却是能够带动苏州的繁荣。而今朝廷若是贸然打击,恐会伤及织工和蚕农!”
李春芳知道林晧然是商业经济的倡导者,对于林晧然的反应并没有感到意外,同时思考着林晧然的观点。
“织女亦可在家里纺织,生丝亦有人收购,伤及两者怕是过于危言耸听!”徐阶显得是有备而来,却是继续侃侃而谈地道:“我等既为阁臣,当行防微杜渐之事,方能让大明万万年。而今苏州作坊过大,朝廷有养虎之嫌,而百姓亦是不得其利,独独肥了那些富商大贾!古人有言:耕田之利十倍,珠玉之赢百们,而立国家之赢则无数。商人重利,只待给他们时机,他们定然暗地支助反贼而谋国,乃大明之大害也!”
郭朴和高拱暗暗地交换了一下眼色,若不是他们跟徐阶处于对立的阵营,此时恐怕是要为徐阶这番言论进行鼓掌了。
虽然将苏州商人扯到造反过于天方夜谭,但徐阶引用了“奇货可居”的典故,已然是有足够的理由对苏州的作坊主进行清洗了。
林晧然深深地望了一眼徐阶,发现在这个朝堂都不是蠢人。当要做某个事情之时,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