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的学府,那自然是鸿学的名声要盖过太学,毕竟因为十常侍的关系,鸿学门生相较之下更容易得到高官厚禄。
“唔。”
灵帝思忖了一番,点点头道:“就从鸿学的博士中择人吧,阿父,这件事就交由你费心了。”
张让暗自松了口气,笑容满面地说道:“陛下放心,老臣定会为史侯选几位让陛下满意的老师。”
灵帝点点头,随即就挥挥手示意张让派人将刘辩送回住处。
张让会意,亲自将刘辩送到殿外。
此时刘辩自然也不忘抓住机会表示一下亲近:“张公,这次多亏你了。”
不得不说,不管天下人如何评价十常侍,但站在他的立场上,他想要在两年后顺利继承皇位,那么十常侍就属于是应当拉拢、且能够被拉拢的一股势力。
至于十常侍的危害,能有董卓的危害大么?
董卓入雒阳后,淫乱后宫不说,还杀少帝、杀太后,退守长安前还烧雒阳汉宫,掘历代帝王陵墓,可谓是天下大恶!汉室乱贼!
相比之下,张让等十常侍在挟持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逃亡,在走投无路跳河自杀前,还不忘向少帝磕头诀别,大声哭喊:“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惟陛下自爱!”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张让等十常侍临死前还不忘向少帝磕头告别,希望少帝保重自己,可见至少在忠于汉室这方面,张让等人还谈不上是真正的乱臣贼子,日后敲打一番再用一用其实也无妨,至少刘辩从未想过日后要将宫内的宦官赶尽杀绝。
宦官是杀不尽的,哪怕是后来在出师表中写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也不是照样拿刘禅身边的中常侍黄皓毫无办法么?
宦官、外戚、权臣、后宫,这些都是永远围绕着皇权的客观存在,皇权强势,则这四股势力安分;反之,则复有宦官、外戚、权臣、后宫为祸,把持朝政,压迫皇权,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就像伟人所说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皇权保持清醒,宦官之祸不过是小疾,相较其他三股威胁差远了,毕竟宦官永远不可能篡位,而外戚、权臣、后宫,却可以!
对于刘辩的示好,张让心中满意且高兴,亦连忙道:“史侯言重了,老臣残缺之人,一生只求为汉室尽忠,能为陛下分忧,为史侯分忧,是老臣的福分。日后史侯若有何所需,老臣也定当竭尽所能。”
知晓其生平事迹的刘辩心下笑笑,但却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