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047章 各国的抉择(二)(3 / 6)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5084 字 7个月前

时间内,搞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程德佑首相看到电报已经送到赵王苏熊手中。

他这才解释道「南方新洲出现这种情况,确实当地官员对于经济危机的情况预估不足,怠政懒政出现的问题。

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臣请王上责罚。

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调粮去南方新洲平息叛乱。

我国是粮食出口国家,这段时间因为经济危机,导致航运不振,粮食运输也受到影响。

粮仓之中有大量的粮食,解决因为缺粮导致的叛乱,一点难度都没有。

但臣要提醒王上,南方新洲出现叛乱,只是赵国出现问题的前兆。

赵国再不解决经济危机,大量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与工人失业。

他们吃不饱饭,即将饿死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准备等死,必定要奋起一搏。」

赵王苏熊跟随皇帝苏河造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已经吃不饱饭,骨瘦如柴的他们即将饿死。

当时只有两个选择,等死或是奋力一搏。

他们选择奋力一搏,直接让大明王朝和占有土地的士绅去死。

赵王苏熊正是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他才能清醒的认知,百姓真的吃不饱饭,他们所爆发出来的能量,究竟有多么强大?

赵王苏熊诧异的问道「我们赵国的粮食那么多,南方新洲怎么会缺粮。

现在的赵国,已经恶化到这种程度,经济危机真的有这么严重?」

首相程德佑听到赵王苏熊这样说,他一点都不意外。

不只是赵王苏熊,赵国的很多大臣,他们对于经济危机的危害,一点都不了解。

首相程德佑只能耐心解释道「王上,臣从多方渠道收集到的消息,已经基本能还原当时的情况。

南方新洲为了赚更多的钱,他们的土地主要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从赵国或是襄国购买。

南方新洲之前只是由一个个城邦组成,这些小的城邦实力非常弱小,他们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达成粮食自主化。

当地已经养成种植经济作物的习惯,即便我们赵国吞并这些地区。

因为当地种植经济作物,已经形成产业链。

这些经济作物还能促进我们赵国很多工业产业的发展,内阁当时就没有纠正南方新洲的农业产业结构。

现在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相关产业链大规模破产。

破产的农民和工人没有钱购买粮食,当地的粮食商人囤积居奇,粮价暴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