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当然这个“床”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床。那时的“床”也分很多种,比如有个称之为“胡床”的东西,其实就是现代的小马扎,当时部队行军打仗,很多士兵就要带上“胡床”。要学习当时人的坐法和坐具,建议吴子牛看《贞观之治》。(这个BUG以后重复出现偶就不重复了)
二,李世民和武将们士兵们的装束完全胡扯。吴子牛大概忘了有支部队叫玄甲军。或者是这帮垃圾拍猪尾巴戏拍上瘾了一下子转不过弯来,非要在前胸后背弄个圆圈整个大字不行。铠甲看来是所谓的满遗设计的
三,文官服饰也是胡扯。纹饰的乱用就不说了,就连有些下级官员几品该用什么颜色也没搞清楚。
四,连当时皇帝服装要用什么颜色都没搞清楚。唐代皇帝朝服不是明黄色的。
五,宫殿建筑规格形式的错误别人说过了我不说。
六,小人物的服装和女演员的服装,大概也没有导演能够做到不出错。忍了。
七,道具兵器。好像一开始就看到了很多的戟。唐代不流行这种兵器。戟魏晋时就退出战场了,主要作为仪仗保留着。好像多次出现很多的弯刀。唐初不流行弯刀。唐初最流行的单兵配备的是直刃的横刀。(刀刃弯曲是贞观以后到开元年间逐步演变成的。偶去昭陵的几个陪葬墓看过。从贞观永徽时代死的李世民的大臣亲戚的陪葬墓的壁画来看,当时用的战刀都还是直刃的。)
八,还是兵器。步兵能射一百步,骑兵能射一百五十步。骑兵比步兵射的远一半。完全没常识。吴子牛最好去翻翻《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和《李卫公兵法辑注》。通常骑弓的射程只有步弓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至于突厥强弩能射三百步就更加胡扯了。弩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正是中原部队相对于突厥人超前的先进科技的体现。
九,下面开始情节相关的,罗艺一张嘴便是“李世民手下都是乌合之众”。搞笑。罗艺不过隋末一割据幽州的地方豪强而已。也亏他竟然能对一群征战天下的谋臣猛将说出乌合之众这四个字。何况罗艺刚被李渊下了大牢,放出来没多久。(罗艺入朝之前是幽州的头头,被李渊下狱之后放出来去的是泾州,叛逃之后采去的豳州,不是幽州。豳州在陕西,幽州在河北)
十,罗艺太强悍了,李世民都送子入质。居然把自己的嫡长子拿去入质。挑个人质去罗艺哪里的时候,就好像要亡国了一样,说真的,放在北宋末年挺合适。
史实是,罗艺其实一造反,很快就挂掉了。因为这人在河北可能还有点人望,在陕西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