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编训补要》的东西,和逃亡半途上整训那些流民的经验,就派上了大用场,虽然神仙也没法几天内将百姓变做堪用的将士,但只要能够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习惯做某项事情就足够了。而当初被强令随军见习,觉得甚是一大负累的数十员学兵,也真正派上大用,适应了最初的血腥,很快就成为带领那些临时义勇的骨干。
在他们的带领下,那些城民经历最初的惊乱惶急,也逐渐习惯在粗陋的挡板掩护下,麻木的用叉杆和短矛,将蚁附攀城的贼军顶撞死戳下去,习惯了在箭石横飞中,输送木石推拉器械。
饶是如此,第一天就遇到了大危机,城中贼军隐匿的残余,乘机四起作乱,多亏康景龙带了一干刀客豪杰,到处扑杀,才没酿成大患。至于曾经那种叫做城门的东西,第一天就在贼军的凌厉的抢攻下,支离破碎的被一堆高垒的土模砖石所取代了功用。
好在后两日贼军各部,尚有协令不整的问题,调整相互的攻击序列上,总稍有些喘息的间隙,堪堪抵住。
但到第三天就岌岌可危,贼军将领亦多是惯战的老手,两天的鏖战很快就被试出城基薄弱所在,上以撞车锥之,下以地穴掘陷之,以至于数处促不及防崩毁,早有所备的贼军呼啸而入,一度被攻入城内,好在有散关的经验,事前在用横木简易堆了许多的高架,钉上挡板便可充做箭楼。一旦哪段残破崩碎,就点火推砸下去,做阻敌之用,那些刀客出身与侵入的贼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城中士民也在保家中爆发出偌大勇气,以地利协战之。
又以军中最老到沉稳的射手为头目,指引若干能拉开攻弦的义勇,专门集中狙杀那些身先士卒的贼军将官。屡屡在紧要关口,硬生将爬上城头贼军的攻势打乱,缓得一时危急。最后用实现特制的滚刀大车填塞了狭小破口,堆以横木为空架,中倒满砖石,方才将缺口重新堵上。
双方的用兵方式都似做精准而无情的,贼军的进攻犀利而变化多端,卫伯玉的用兵却是坚韧而平稳,几日下来,双方几乎是有序而冷酷地消磨着生命和时间。
不时炮石在附近迸裂开来,飞溅的沙石木碎散打在甲胄上叮当做响。
他心中却丝毫没有任何悔意,以一旅偏师独抗贼军两部三军,坚持了七天七夜,让城下累累尸骸层叠,却无寸进,也算博了个够本的。
“贼子扑上来了,滑车,拍杆准备”
“刀斧手预备”
“铁叉队预备”
后面那些预备阵中,学军们嘶哑的声音再度响起。
另一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