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九十三章 草奏才偏委,嘉谋事最亲。(6 / 8)

幻之盛唐 猫疲 6762 字 2021-06-09

教会议,就重新修订和解释圣经,天主教神话的创造,宗教人物的历史和传说的定位等重大问题,进行协调。但是实际上这次会议的最后的受益者,却是天主教罗马派。

在会议上并没能消除矛盾,甚至发展到四大教派相互开除教籍,相互宣布对方为异端的。到了会议的尾声。利用四大教派激烈的争端影响到帝国的安定和教会团结为由为借口,罗马天派教宗大利欧第一世,勾结拜占庭皇帝狄奥多西斯二世,以政权力量强势介入,宣布聂斯妥里所创立的学说是异端,将聂斯妥里其及追随者全部流放东方,在聂斯妥里客死埃及后,又故技重施,宣布其理论为正确,流放亚历山大派教宗奚利尔及追随者。

通过这些四川变脸式的拉一边打一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巧妙手段,天主教罗马派,最终清洗和镇压了教会其他派系中的不同声音,在帝国的支持下压倒性的获取了教会主导权,进而废除了传统的主教联席会,确立了罗马教会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于四五一年的迦克墩会议,将罗马城的大主教(教宗)大利欧第一世加冕为首任教皇,开创了1500年至今的罗马教廷时代。

而被流放带东方的聂派教徒,却没有因此消亡,波斯境内继续发展,曾先后以亚述教会名义传教,随着东西方交流的频繁和商路的发达,这些聂派也传入了中土。因为安息语中,“景”就是光明的意思,因此聂斯脱里派教徒被中土人称做景教,他们膜拜的上帝,也被称做光明天。

“不过本朝不是有明律,化外人只许在化外居地行其俗么”

我想起一条例律,毕竟这成都算是内地,可不比长安这个万国来朝的大都会。

原来按照《唐律.名例律》中,唐代对外事务的主要原则“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所谓化外人就是唐朝统治的王化之外的番人,泛指一切外国人,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这是最早的涉外法律条文。其风俗、信仰也依律同之,因此按照《唐律》,这些域外宗法,只能在其族人聚居区立寺自参自修。

见我露出对这话题的兴趣,温哲也有些得意了。

“说起来这些景教,在本朝也算一个异数”

原来这景教比较特殊,与同期的其他外传宗教不同,传入尹始就走的是上层路线,其积极性的救赎行善说,在唐朝上层社会,颇有些影响。

“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