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在我身居高位后,依旧能够紧跟前进步伐并保持一定联系的特殊存在。
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和渗透,他现在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商人,每次登门呈请,基本上都代表了背后一个横跨西南、东南数道的庞大地方利益集团的某种诉求。
“还不是你搞出来的那个什么电报传讯之法。。”
小东西轻描淡写道。
“人家想问一声,有没有可以效力的地方。。”
我哦的一声,她说的显然是最近铺设完成的南北线,这条线路本身就是沿着京杭大运河的自然地理走势分布的,由东都洛阳沿洛水出汴州,分成南北两路。北路由永济渠直接通幽州的平路节度使治所;南路沿卞水入淮河,直达扬州的江东都督府。
所经过的都是交通发达的水路枢纽和人口众多的繁华大邑,因此维护和经营成本要比前几条线更节约,再加上施工技术的积累,进度相当的迅速。
目前正在进行逐节点的满负荷试运行,各种江南的风物民情,事无巨细的通过细碎断续的微电流输送,象流水一样的汇集到长安,让枢密院的传讯房里堆满了翻译过的文稿。
由于长久绑在一起的缘故,他得到的内幕消息,也比别人快得多,商业嗅觉也很是敏锐,这么快就意识到电报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巨大前景。
第一条基本线路铺设完成,后来的事情就简单的多了,无论是铺设复线进行扩容,还是从沿途节点地方进行支线延伸所需的人力物耗成本,都大大减少了,更勿论使用成本,只要简单的短期人员训练,就可以投入使用,应用的前景也自然不可能仅限于军事政治方面。
“那你可以告诉他,近期内是别想了。。”
我一口回绝道,想了想又解释道。
“这东西涉及军国机要,从天子到宰相们紧盯着,多少人叫着劲,且不要来趟这摊子浑水。。”
既然连民间的商人都意识到这条线路的巨大政治经济价值,朝中那些朝臣们更不可能无动于衷。
事实上朝廷的枢密政事两府,内外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南北衙八军十六卫众多部门,为了电报相关事务的使用权限和资源份额,不知道从朝廷中枢到地方多少人在暗中使力,一下子涌出一大堆人来,在朝会上为了自己部门的需要和理由,争的面红耳赤。
毕竟这与大多数朝廷垄断的事业不同,出于统治阶级政治垄断和行政把持的统治需要,在电报大规模普及并且成本降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朝廷宁愿资源空置和赔本维持,也不太可能轻易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