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灰白嶙峋的山岩和斑驳稀疏的暗绿,变成广阔奔流的大河和郁郁葱然的旷达原野,以及促立在河畔的宏伟城池。
“请大人阅城。。”
这就是伊斯法罕么,我望着眼前被焚烧过的烟尘熏黑大半的城墙,充满弧度的城墙和垛口,波斯风格方砖塔楼和桶式城垒,大食帝国在伊朗高原上的最后一座军事重镇兼大本营,也落入了我们的手中。
城楼上以及插满了紫边的青龙旗,白边的安西血旗,银边的辟邪旗,脸上甲服上满是尘烟和血渍的大唐先登将士,挺胸傲腹高柱武器向我致以注目礼。
聚集在城门下的军乐班,已经奏起《昌盛常捷乐》《破阵子》,伴随我前呼后拥的入城的队伍。
据说作为弃守前的最后一道指令,麦海迪做出了玉石俱焚的决定,但是留下来执行的人的意志和决心,实在太不给力了,他们仅仅点燃了小部分城区,就看到了高举旗帜出现在城下的唐军骑兵,纷纷从另一侧城门逃走了。
于是当唐军发动试探性攻击时,城上的反应是忙不殊的开城,而唐军控制住第一道城门的时候,城中的居民连火都已经扑灭了。当接管的军属材官打开仓门看到的是,整仓库整仓库的粮食、鞋服、军械和各种物资、原料,虽然前期已经被消耗掉大半库存,但是剩下来的,还是颇为可观。
有了埃克巴坦城的先例,以波斯后裔居多伊斯法罕城民,轻易就说服了当地出身的留守千人队,放下武器和职责,脱下军服回家去和大多数人一起,等待别人决定自己的命运了。
街道旁跪满了低头迎接新征服者的居民。当然,主要是当地的信奉拜火教的波斯人、基督徒、还有少量希伯来人,穆斯林就只能躲在家里,他们在各个阶层代表的带领下。穿着最简朴的袍服,双手高举着各种代表顺服和恭迎的,镶着珠宝的鞍具,用金子和银子包起来的马鞭,还有盛在大盘子里的珠宝和用筐装的钱币,这都是当地居民自愿捐献出来的,乞求不要额外加害的一点点心意。
作为扎格罗斯山和库赫鲁山环抱的谷地中,扎因代河畔的伊斯法罕。同样是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5世纪的阿黑门尼德王朝时期,虽然比起波斯帝国四大都城或有所不及,但也多次成为地方王朝首都的大城市。
因此。保持了完好的市政设施和公共建筑,古代沿用下来的行宫,连片连片的官邸和贵族豪宅区,占地广阔门类繁多的市场和公共广场,数百所座清真寺、教堂、礼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