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坐镇在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北部,但是拉赫曼的残余军队,则依靠来自西奈半岛埃及总督的支援,以及与麦地那地区什叶派阿里党人的结盟,而重新在南方站稳脚跟。
事实上。因为王朝海军的覆灭和式微,再加上拉赫曼海上入侵带来的连锁反应。从数年前开始,王朝对阿拉比亚半岛上,自希贾兹(汉志)山脉——阿西尔高原——大内夫得沙漠以南的地区,开始失去了控制和影响,虽然这些地方除了少数沿海地区,大都是不毛的荒漠和高原。
虽然还有一些忠于王朝的地方部族和军事据点仍然在坚守,并冒险穿过沙漠和海岸线送回来一些消息,但是实际上,王朝对那些地区的局势,已经无能为力了。
依靠拉赫曼余部作为陆地上的屏障,那些半岛西部麦地那地区的传统派贵族,已经在圣城麦加公然推举被毒杀的纯洁者阿里的孙子,为当地宗教和世俗上的最高精神领袖,当地的官府却毫无反应。
然后是原本衰弱多年的阿克苏姆王队,突然越过红海海峡,入侵了更南方的也门地区,半岛西南端沿海农业平原上的几处城市群落,已经全部归顺于这些来自非洲的征服者。
虽然伊塔亲王重新发动了春季攻势,但是在拉赫曼的女婿,一个赛里斯血统的大将坚守下,所能取得的战果寥寥无几,不得不迫切的索要更多的物资和兵员。
因此作为新总督的职责,还有经营一个大后方,协助南方省区的军队讨伐作战的任务,。。。。。。。。。。。。。
席林堡,位于从伊朗高原通往巴格达的交通要道上,距离高原边缘的克尔曼沙赫谷地,不过两百多里,向西则是地势逐渐沉降往平原地区的一片坦途。
这座堡垒是建立在古代巴比伦遗迹的一座塔台神庙原址上,因地制宜的利用了现存的四方高台旧址,用不规则的石块和泥砖砌成高耸厚重的城壁。
簇拥着高耸在丘陵台地上的城堡,是绵连在山凹中起伏的商业集镇,和周边盛产谷物、椰枣等农垦区。也曾经是后世两伊战争争夺的焦点和军事重镇。
现在高塔和箭垒上,都插上了辟邪、青龙和血色战旗,成了唐军在扎格罗斯山脉的山外丘陵,最突出部的桥头堡,再向西就是广袤的美索不达米亚大平原,也是后世伊拉克和伊朗的天然分界点。
夺取这座坚固的城垒,并没有付出太大的代价,数百名地方守备队,根本没有对抗来自高原骑兵先锋的勇气,就裹挟在逃难的人群中,弃垒而走,留下完好的仓禀、水源和兵舍,甚至连库房里新收上来的数百第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