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才停下嘴里的碎碎叨叨,喜悦说道:“陛下英明,臣之后必定多有进言,不负陛下今日言语。”
曹叡嘴角抽了抽,不再言语,心中拿定主意,他劝归他劝,朕不听便可。
御驾在甬道上缓缓行驶,驶向城西,送行曹真。
……
十里长亭外,柳树成荫,曹魏甲士缓缓在官道上行走。道路两旁,曹魏君臣和睦,欢送大军远征。
曹叡缓缓走在道旁,曹真落后曹叡一个身位,牵着马陪同。
曹叡负手背腰,看着远处山峦,沉声说道:“从去年至今,大魏烽烟四起,边境不宁,国内人心不定,又受旱灾影响,大魏艰难啊!”
曹真虽姓曹,名为宗室之人,但是曹真本姓秦。曹操收养义子颇多,成名能担大用者,不过寥寥数人。
曹真目前虽是曹魏嵴梁,但他也不敢多说言语,恐惹祸端。
是故曹真面对曹叡此番言语,只能应和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去年有过,不能破黄权。致使折损兵马,连累郝伯道(郝昭)战死,还被其牵制于五丈原许久,导致陇右被夺,实乃臣之罪也!”
曹叡摆了摆手,苦涩说道:“卿勿说此言,朝廷战略亦有失误,被西蜀迷惑,以为诸葛会攻关中,陇右放松懈怠,被其所趁。更没想到东吴会出兵帮助西蜀,出兵十万与壮侯战于石亭。”
闻言,曹真也是垂首默然,有些惭愧。朝廷之上虽对陇右之失定论为非战之过,但曹真自己一直心中难以释怀。
此次举十八万军讨伐西蜀,不能不说没有曹真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
曹叡发泄心中不悦,说道:“大魏艰难至此,不曾想还有小人散布谣言,欲让东阿王(曹植)入京,令大魏有宫门之祸。朕非不愿追究而是怕有多生事端,令外寇有机可乘。”
说完,曹叡意识到自己失言,正准备换个话题时。
沉默半响的曹真,开口缓缓说道:“陛下勿忧,臣受武帝遗德,文帝重用,当今中原非陛下不可为帝,天下非曹氏不能为主。臣必当持剑领军,护卫曹氏天才,方可报陛下器重之恩。”
“臣先前身为关中都督,执掌雍、凉二州军事,陇右之失,臣理因受罚。陛下不以臣之过,又迁臣为大司马,着臣大任,领倾国之兵,以伐西蜀。臣此次西行,必不负陛下之托。”
曹叡停下脚步,有所感触,叮嘱说道:“西蜀君明臣强,朕也颇闻刘禅勤俭爱民,礼遇士人,以用人为长,西蜀百姓、士人多有归附。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