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零九章申鉴(2 / 3)

三国:汉中祖 周府 2133 字 2022-09-02

,不过五篇,其言也不过数万字,不过却让刘禅第一眼见了之后,便沉迷其中,手不释卷,倾心钻研。

申鉴何意?乃前鉴既明,后复申之意。

重申何物,让谁为鉴?申两汉之失,让汉帝为鉴。

荀悦在《申鉴》评价了从西汉开国论述到了东汉末年两汉的错误政策,抨击曹操的专权,高呼改革。其言生涩,若不是刘禅身为帝王,并且从后世而来,要不然读起来也是颇为艰难。

看了半响,刘禅长叹了口气,将《申鉴》合上,揉了揉眉间。

他似乎感受到了荀悦撰写《申鉴》时的无奈,自己身处朝廷之中,却无能为力,只能在书中抨击两汉对土地兼并的手足无措,以及东汉末年制度的混乱。

对就是手足无措!作为新兴的大一统帝国,西汉根本不知如何应对土地兼并。作为他后继者的东汉也只能对旧制度的缝缝补补,度田都只能在光武在世之时,勉强为之,甚至都做不到西汉武帝时的限田政策。

但自己又能怎么做呢……

董允似乎察觉到刘禅的异样,放下书卷,问道:“陛下为何而叹?”

刘禅指了指《申鉴》,不由起身感慨,说道:“朕为不得见荀仲豫(荀悦)而叹,如此之才,却不闻于世,实为可惜!”

“议两汉之失,呼革兴之要。却不得其主,岂不悲哉!”

“若朕只能继汉之制,却不能革汉制之兴。朕之大汉与后汉之汉,有何区别,即便能中兴,或百年之后亦亡也!”

刘禅直腰按剑,看着滚滚流逝的江水,临江而叹,说道。

不得不说,居其位,忧其思。

时隔八年之后,刘禅再一次发出改制之念的期盼。

不同于八年前,大汉内外交困,人心不安,即便有强烈的改革愿望,但为了北伐也不得不委婉行事。数年间,除了将地方军权、行政权分离,以及将郡功曹任命权回收之外,进行了中央集权,其他的几乎没有大的改变。

而此时的大汉,更具有一股朝气,似乎有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做出大的一些改变。

董允似乎被刘禅的浑身散发的帝王之气而感,迟疑半响,问道:“敢问陛下之意是?”

刘禅转过头去,勾起嘴角,展开双手,霸气说道:“朕之意,无他,唯改制尔!”

这是刘禅除了向诸葛亮外,第一次向外人透露自己的想法。

董允脸色大变,上一个高呼改制的还是王莽,直接改得天下裂变,群雄并起,历经数十年,才由光武中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