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守,也守不住的。
与其被攻破之后身死,莫不如先答应锤匪谈谈条件,还有一丝的主动权。
当然贺今朝打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保卫汉家百姓。
属实是正义化身了!
如此理由,让这些大明官员心里好受多了。
正如给蒙古人封赏不叫纳贡之类的,皇帝被俘叫北狩诸如此类。
甚至还有书生强行往儒家脸上贴金,说锤匪贺今朝如此行径,乃是受到了大儒教化之类的。
甘愿放弃成见,为大明效力。
说什么的都有。
可大明官军,也没有锤匪这种沿途供应粮草的待遇。
要不是贺今朝拳头硬,这些唱赞歌的儒家子弟们,看都懒得看大明官军一眼。
臭当兵的,也配在大老爷面前说话?
锤匪的名头早在去年就已经在宣大等地传颂过了。
毕竟打的后金***溃退。
今年锤匪只是在城外放炮,要求你们提供粮草。
条件就是我就不进城抢掠。
双方约定后,锤匪可以说是秋毫无犯。
要不然瞧瞧开始的那几个县,还不是被几炮轰散了守城士卒。
他们冲杀进去宰了当地知县,还抢了粮仓。
这个风声传出来之后,许多观望的县令以及当地士绅,认为花钱买平安,还是可以的。
至少锤匪是证明了自己是有实力的。
割肉还是丢命,大多数人都能做出很好的选择。
贺今朝头戴斗笠,骑着战马,看着身旁推车的士卒,叫他们歇息一二。
太阳稍微偏西一些,再继续赶路。
「主公。」
张福臻捏着最先送过来的消息:「娜木钟等人已经集结完人马。」
贺今朝拿过书信仔细看了看。
远在蓟镇外面的察哈尔余部,皇太极一直都没有抽出时间去对付他们。
或者说蒙古人也开始在草原上打起了游击战。
论在草原
上放风筝这伙人,清军是比不过蒙古人的。
反正后金军只要去打察哈尔部落,他们就去抢掠科尔奇部落。
谁让科尔奇是清军最忠实的蒙古盟友呢?
有了基础的战略指导,只要领头人不是太菜,应付清军骑兵的进攻,还是游刃有余的。
贺今朝放下手里的书信,长舒一口气,他才不是只带自己人前往京师。
一直钉在蓟镇外的蒙古人,同样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