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
噗噗噗。
三支箭射在高迎祥的脖子、左胸右胸,确保把闯王高迎祥给射死。
「有刺客!」
吴国俊捏着令牌大吼一声。
菜市口顿时就慌乱一片。
众多兵丁皆是护着监斩官吴国俊。
一代闻名天下的闯王高迎祥,被人射杀于京师菜市口。
兵部尚书张凤翼畏罪自杀之后,崇祯环顾周遭廷臣,发现竟然无一人通晓军事可堪中枢任用。
崇祯正在头疼的时候,又听闻高迎祥被人一箭毙命,更是气得暴跳如雷。
这是在挑战大明朝廷的底线!
朕要他千刀万剐,可竟然有人想要给他解脱。
崇祯下令锦衣卫出动,非得把这些个埋伏在京师内,与反贼勾结的人给翻出来。
可那天实在太乱了,根本就抓不住凶手。
因清军与锤匪分别进犯京畿,卢象升奉诏率军北上「勤王」
。
没了卢象升这个压力,这便给李自成、张献忠提供了发展的良机。
他们聚兵二十万在湖广地区,势力相当强大。
洪承畴接替卢象升继续围剿这些起义军,但他手里的兵力不足,且先前精锐不是损失殆尽就是被调走。
因为洪承畴的名头,众多反贼倒是停止了向朝廷投降的心思。
可以说崇祯的人事任命,直接把起义军潜在的臣服者给逼得重新支棱起来和朝廷作对。
高迎祥被抓直到被杀后,这些起义军并没有完全的消沉下去,投降的始终是少数。
尤其是锤匪贺今朝竟然也敢领兵来京畿附近劫掠,此事让崇祯暴躁的很。
可此时明廷已经焦头烂额了。
首先是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在东南部加上锤匪贺今朝的起义。
他们从西北到中原,更远的到了长江的中下游,使得明廷防不胜防。
北边的蒙古,除了归降清朝的以外,大多都称贺今朝为天可汗。
明廷想要利用战斗力最垫底的蒙古人做牵制,也没有什么好策略接待引诱他们。
最让崇祯感到棘手的便是新建立王朝的大清,是战是和,举棋不定。
战又打不过。
和又丢不起堂堂上国的脸面。
放在朱棣那个时候,这群野人算个屁啊,还得遣使觐见呢,可现在清军根本就不往大明朝廷遣使。
在找不到一个合适人手充任兵部尚书的时候,崇祯把杨嗣昌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