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看学历。稷下学宫的学历或许能帮忙,但不可能决定一切,李斯相信自己拥有登天之能。
韩非则更淡定,因为他也相当在意学问,如果能完善自己的学问,他愿意继续学习。
荀子听芸姚愿意收他为徒,立刻喜不自胜地行礼,礼毕就看到芸姚的本貌。只见眼前哪还有口若悬河的年轻男子,这分明就是一个脑后闪着神光的美丽仙子。神光入眼,荀子顿时知道了芸姚是天庭神灵,更知道了芸姚师从管子、孔子、墨子,更是受到庄子点播、孟子提携,那学历拿出来能吓死三界生灵。
她就是孔子名下唯一女弟子啊,荀子知道自己没拜错,他更发现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人并没有看出芸姚的正面目,他知道这一定是神通。
既然已经拜师,那接下来芸姚就留在稷下学宫上几天课。虽然芸姚讲得很好,却陆续有学生辞行,因为他们来学宫并非为了学问,而是为了名利。现在荀子拜一个没有名气的年轻人为师父,传出去非常不好听,也容易被有心人攻击,那他们继续留下来对他们追求名利是有害无利,自然是直接跑路为好。
李斯也辞别了荀子,在韩非的相送下前去秦国。韩非很羡慕,因为他也有才华也想一展所长,但在韩国是没办法的,纵观天下也只有秦国才有可能。
“你此去定然能扬名立万,我会在韩国等着你的好消息。”韩非说着拿出一个送别礼物递给李斯:“这是老师知道你要走,特地送给你的,里面是一些干粮和路费。”
李斯没想到荀子竟然如此贴心,他得承认荀子确实是个耿直而简单的老头,也就不客气地收下了盒子,说道:“你回去替我向老师问候,我就先走一步了。”
韩非羡慕地看着李斯的车离开,心想自己又该如何呢?是继续留下来,还是回韩国呢?韩非很是无奈,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学问在齐国和韩国都发挥不了,毕竟他不是纵横家,没法在各国挑拨离间。
或许著书是自己唯一的选择,韩非知道自己韩国贵族的身份已经成为了限制自己发挥才华的障碍,自己无法像李斯这样自由地选择出路。
既然身不由己,韩非也只能随便了。
凡是离开的优秀学生都能得到一个盒子,里面有路费和干粮。而干粮都是芸姚特质,味道很好,里面参了符纸灰可以进行定位。等到时机一到,定位发动,就可以把他们传送到朱城的学校进行科举准备。
荀子已经知道芸姚为什么会来到稷下学宫,一个目的就是让‘儒家再次伟大’对抗即将传入中原的西方教。一个目的就是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