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846章 调动(2 / 3)

坑,自己往里跳。知道了,也不会高兴,因为他依旧在为世态炎凉感到悲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个世界有什么是不围绕利益和分配关系展开的纯粹感情么?是不是最后所有的一切都要归结于利益?甚至是正义和善良也无法避免?

一个人躲在屋内纠结,证据上传后发生的一切让他失望,不过他的灵感是不断绽放,歌是一首接着一首,很多歌词都是《黑莲经》里的内容,在刺激之下,被遗忘的记忆似乎有些许的松动。

当年孟子去魏国估计也是这种感觉,梁惠王一张嘴就是问他给魏国带来了什么强国的利益,孟子说带来了仁义。结果就是孟子黯然离开了魏国,不是他的仁义不好,而是魏国有自己的一套分配方式,改过来需要成本,而且重新分配的利益从哪来?

这也是儒家在战国的时候不出彩的原因,因为他们只有分配关系,没有扩大利益的办法。法家则是强兵强国,以战争为导向,通过战争抢夺他国的财富,进行再分配。

黑莲居士现在也一样,他的理念很好,给大家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世界,可改变的动力从哪里来?黑莲居士有动力,是因为经历了女子为他而死的惨剧,是有切肤之痛才有了这样的需求。但对普通人而言,在利益当先的社会里也能凑合过了,为什么要改呢?改变了之后,生活水平能提升么?阶级地位能上升么?

孟子的仁义好不好?好,但这不是魏国最需要的,推行的话不但不赚钱反而亏钱。

那么为什么汉朝的时候,儒家突然就厉害了?那不是儒家厉害了,而是皇帝和世族结盟了,皇帝通过儒家学派选择人才,世族豪门通过儒家学派推举人才,在天人感应的框架下,皇帝和世族通过儒家这个学派进行联合。

后来皇帝和世族闹翻,世族立刻就开始清谈,转而流行玄学。因为当时皇帝已经没有号召力了,世族们为了对抗皇帝,已经没必要去迎合儒家的要求,已经不想加入儒家的分配关系了。

到后来唐朝,因为唐朝皇帝就是世族,所以他们也推崇道家,这样可以和其他氏族结盟。整个唐朝都是儒释道三种声音,不断地发展和融合。

如果没有芸姚捣乱,那么后面到了宋朝,儒家才会再次出头。但儒家的胜利并不是因为儒家多么强悍,而是因为世族的衰落。唐朝李家虽然是世族出身,但传承了隋朝的科举,选拔寒门弟子。这些寒门弟子对玄学自然是喜欢不起来的,因为玄学的解释权完全是被豪门把握的。

当年豪门以玄学对抗皇帝,现在士大夫自然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