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这一场‘史诗级’的大会战,远在幽州辽西的吴信、冉良等人却是根本毫不知情。
否则话,他们与段部鲜卑之间这不过三五万人的战斗将变得很是无趣。
当吴信率领的三万汉军从北平郡出发,渡过濡水之后,令支以西的许多鲜卑、乌桓部族就是纷纷归降。
对于他们来说,如今的段部鲜卑可谓是一艘漏水的破船,北面的宇文鲜卑是越来越凶,不仅天天南下抢掠段部的村落和集镇,还经常肆意破坏农田掳掠人口。
现在更好了,宇文部背后的正主直接杀了上来。
这些依附于段部鲜卑的部落,自然没有给段氏众人陪葬的道理,所以都是一个个毫无顾忌的投降了王师。
“冉良,为何无精打采的。”
在汉军长长的行军队伍中,主将吴信看到跟随的冉良一脸的兴趣乏泛的样子问道。
冉良闻言,向着身后望了望,然后才说道。
“将军明明知道,又何必故意问。”
看到冉良的样子后,吴信不禁觉得好笑。
“哈哈,这些鲜卑、乌桓争先恐后的来投,是大大的好事啊,此番作态却是不妥。”
原来,当濡水附近的鲜卑、乌桓部落投降之后,吴信就下令全军对这些部落秋毫无犯。
在这些部落中征召了数千人充当劳役,然后继续向着段部老巢令支前进。
这一路上汉军的许多运输辎重的工作,也就全变成了他们的任务。
不过,省却了不少辎重运输麻烦的汉军士兵们,却大都是像冉良一样闷闷不乐。
他们看中的都是‘斩获’和‘俘虏’,而不是这种‘收降’。
对于这些普通的汉军府兵来说,他们更加愿意这些沿途的鲜卑、乌桓部落反抗,这样他们就可以肆意的‘赚取军功’了。
冉良虽然与那些普通的汉军府兵不同,他并不在意那些‘军功’带来的土地、女子和田客,但他也是一肚子的不开心。
因为冉良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早已经是痴迷上了战场上的杀戮和畅快。
如今却是一路行进,然后一路收降,这才真的是让他大为不满的。
就在这时候,一名汉军骑兵从前方远远的飞驰而来。
“将军,前方四十里,发现了段部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