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当然可以成为一个绝对强势的君主的基石。
但把他放在哥特这种四战之地,以他手里拥有的家族资源和那点退役下来的士兵,就只能给哥特这种老牌铸造世界当个人性的橡皮图章了。
唔或者他活的足够长,那为了满足他背后的泰拉贵族的家族利益,一点无关紧要的行商浪人许可,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但现在的局面是,站在会议室外等待被处决的行商浪人里,也绝对是以他的这部分居多。
能活到现在,只能说明他足够懂事。
而这个“足够懂事”放在加尔文眼里,就是不可能拉拢、也不值得拉拢的意思。
那么,有些问题就清楚了。
莫尔的座次,某种意义上就是他背后星界军的生态位的体现
兵源征召、武器和后勤给养的配给;
军队的集训、集结,还有真正战役打响之后的投送和转移;
以及真正的战斗打响以后,作为星界军最昂贵的财富装甲部队的维护,还有海航大队的防空力量。
这些对星界军来说至关重要的因素,本该被他们自己牢牢把持,但因为帝国的种种特殊情况,却都掌握在他们以外的铸造世界和帝国海军的手里。
所以一场重大的军事会议上,星界军的代表明明作为战斗的主力、最终实现占领的执行者,甚至是牺牲人员最多的那一个。
却往往被这样、那样的理由牵制,而没有自己的意志,更无法在战后为自己的士兵们争取利益,也就能成为被理解的问题了。
他们从来未曾独立,又何谈更高的名利。
而其实这还不是全部。因为在具体的地方征兵事宜上,实际上掌握着信仰这种意识形态武器的的帝国国教,其代表并未能顺利到场。
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哥特教区的主教职位空缺,上一任的马修大主教死于艾达灵族的渗透。
此时的教区内务混乱,各个次级教区主教,乃至马修原本的助手们,都对主教的位置有着不加掩饰的野心。
他们或是教会中的某个流派的宗主,或是干脆就代表帝国海军、铸造世界等外部的势力。
但无论如何,当这场关于哥特教区唯一的冠冕的争夺。正到了最激烈的时候,一个新鲜出炉的、能够统合意识并且拉拢战斗修女们活圣人,自然就成了各方都想要拿到手里的强力武器。
彼时加尔文的消息到达哥特后,前来星港,想要代表哥特教区,将帕迪拉接走的神甫就足有数位。
而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