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求助了一下当地政斧。好在就算没有现在石磊在省里的名头,光是看在前几年石为先在润扬担任市长之时与下头乡镇官员的良好关系,这里的干部们也都很乐意帮石磊一个忙,更何况当得知是为了找到一位当年的抗曰小英雄,如今某位高权重的中央军区领导的第一件战利品。
这多少有点儿公器私用的意思,不过在得到当地驻军部队的帮助之后,倒是也没给地方上增加什么麻烦,而且主要工作也就是走家串户,寻找当年的老人询问一下蒋伯生记忆里的那个地方,也不至于出现任何劳民伤财的情况。
因为当地驻军出动了上百名战士帮忙,仔细的询问了当地许多居民,在短短一天之内,就找到了蒋伯生老爷子所说的那个院子,以及院子里的那棵老樟树。
院子早就不在了,樟树也就剩下了埋在土里的根。不过大致的位置还是被指认了出来,那处位置的地面上,如今是一个小型的私人养猪场。在石磊支付了一笔重修的费用之后,在那些战士的帮助下,终于在一处猪食槽之下发现了蒋伯生老爷子所说的那个油纸包。
油纸包早已破败不堪,里头的那把三八大盖也锈迹斑斑,枪栓都拉不动了,上头甚至长了不少绿毛。不过总还算是能够看清当年那把枪的样子,清洗上油之后,也在枪托的底部看到了靳老爷子当年在枪上做的记号,一个小小的“靳”字。
看到这把三八大盖,即便是蒋伯生老爷子也是老泪纵横,仿佛回忆起了当年许许多多与这把枪有关的故事。眼见蒋伯生都已经这幅模样,也真是不知道靳老爷子见到这把枪的时候,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反应。
感谢了当地政斧以及驻军的帮助,时间也就到了靳老爷子寿宴的头一天,石磊带着蒋伯生老爷子火速赶回了吴东,然后从吴东径直飞向了平京。当然,在走之前,当地的驻军出具了一份证明,并且由润扬军分区出具材料,再找了吴东军区的一个管理枪械的上校,才经过一些特殊的手续把这把其实早已超出服役年龄也根本没有任何杀伤力的三八大盖从飞机场托运了出去。手续是复杂了点儿,可是这也无可奈何,不管多么古旧的一把枪,那也是枪啊,在对枪械管理如此严格的国家里,这种谨慎和复杂的手续是必须的。
蒋伯生老爷子当然是必须要住进靳老爷子那里的,石磊则还是住进了靳明镜的无名会所。那把枪的事儿,他谁也没告诉,蒋伯生更不会多话,只等着明儿寿宴的时候,给靳老爷子一个惊喜。
蒋风约提前已经到了,也过去拜见过了靳老爷子,靳老爷子把她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