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露出警戒姿态。
《生化危机》的封面是天下出版公司的画家们,远原创的插画。
整个封面,极其具备视觉冲击。
光是封面的设计,不但比现在国内出版界要领先几个层次,哪怕是港台现在的出版界,图书封面设计,也远远不如《生化危机》这么新潮、科幻。
“呵呵,国内的科幻还是刚刚兴起,任重道远!少杰赠送科幻大作,真是及时雨!”巴金笑的很开心,“我这次来忘了带我以前的作品了,既然少杰送我力作!我回去后,也寄一些,我以前的作品,算是以文交友吧!”
张少杰笑道:“我也一直想要有机会拜读巴老的文章呢!”在行业中时间越久,张少杰越是感觉到的博大精深,入行容易,想要成为大师却是极其艰难!
张少杰心目中的大师,是那种不需要情节,不需要创意,仅仅是平平淡淡写一段话,便能够产生美感!
张少杰的火候远远不到,但是并不代表他不想提高!
阅读巴金这种老前辈的作品,从他的遣词用句中,获得一些微妙启发,也是一种提高自我的手段。
或许巴金的想象力并不如张少杰那么诡异多变,但是巴金单纯在文字上的造诣,远非张少杰能够比拟。
文人相赠新作品,做符合身份不过了。
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国内出版界与外界封闭太久,确实需要与香港、台湾等等华语圈的作者们多沟通交流。
内地的体裁,现在正在不断的解冻。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像郑渊洁、刘慈欣、南派三叔、天蚕土豆、猫腻、郭敬明、韩寒之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作家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这些作家,有的写童话,有的写科幻,有的写盗墓,有的写玄幻,有的是文艺青年,有专攻青少年市场,也有“当代鲁迅”!
那时候,不但有传统出版,期刊阵地,更涌现新锐的互联网出版,以及比互联网出版还要新锐的手机出版。
但是眼下还不行!
就拿后来中国的科幻小说领域中,唯一拿得出手的刘慈欣,他是在80年代开始写短篇,就开始拿到一堆的科幻奖项。但是一直到了21世纪初《三体》出版,才正式在版税上进入了第一流作家行业。
刘慈欣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科幻拿得出手的人物,原因就是在于他真正的不断汲取科学上的养分,而且写的作品逻辑而非常自洽,与香港的倪匡之类的伪科幻,大为不同的硬科幻!
科幻小说的意义不用多说,除了对于科学上的启发之外,更能够成为一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