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世人常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又有几个人知道其中的道理呢?
赢武聚集起大军的时候,便如同古代武士拉开了弓弦(古代的弓箭往往拉力近百斤,人的力气是有限的,可以拉开但是拉不久。),他们迫切一战。
贺欢亦是如此。
贺欢知道他的战机已至,大军团的冲杀,王君泽军将会被他轻易的撕咬扯碎。
这个道理,贺欢明白,李锴心里隐隐有预感。
赢武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赢武是系统中招募出来最优秀的将领,他能得到王君泽的重用,除开忠诚更多的是能力。
之前对战黎星刻,根据当时情况,能提出游击消耗战术的赢武,在战略上的造诣真心不低。
“与敌人正面掩杀,并不是我们胜率最高的打法。”赢武,操纵着微脑,投放出了一段北高丽军进攻李锴所部的视频。
对着王君泽,说道:“这是贺欢部,进攻李锴的视频,贺欢所部,骁勇善战,而且他们使用传统的近卫兵训练,最擅长的就是大规模步军作战。”
“和他们硬碰硬我们实际上是吃亏的。”赢武,顿了顿说道:“近卫兵体系,出来的基层士兵的领导能力,优于我们的士兵。”
如今双方都聚拢了十余万部队,都是以自己麾下老兵为骨干,之后民兵作为羽翼的作战方式。
如此大规模的部队,高科技武器普及率并没有那么高,更多的便体现在勇气之上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王君泽,拍了拍赢武的肩膀说道:“如今双方都聚集了近二十万人,我们能做的只有速胜。”
“若不能速胜,我们赢了,高丽半岛恐怕也成为一片白地了吧。”
赢武知道王君泽的担忧,王君泽也能理解他的难处,但是战略环境就这是这个样子,没法改变。
能做的只是在战术层面上,出奇制胜,但战术层面上贺欢可以说是当世一流的水准了。
六七十岁的老人,十来岁就从了军,打了毛五十年的仗,什么战术没见过,没玩过。
贺欢唯一的弱点,就是他的年纪太大了。
但贺欢麾下的优秀将领不少,哪怕贺欢他不行了,他的儿子,他的老部下,依旧比李锴他们强。
“所以我们的胜机,绝不是在正面战场之上。”赢武坚定的说道:“若是对攻,败的一定是我们,我们当以守为主!”
听完赢武的建议,王君泽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
局势的确诚如赢武所言,虽然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