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二份奏书(2 / 3)

非弱兵,大部分都是参加将西楚名将谢西楚、寇江淮推至江边等我百战老兵。

照理说,不该如此轻易溃败。

奈何,卢象升所部士兵大部分来自于靖安、江南两道。

历经了这场自祥符元年至祥符四年这四年多大战,近日逢靖安道起义,之后赵珣屠杀起义民夫,已有厌战之心。

若非卢象升在军中威望甚高,爱兵如子,只怕已然罢战。

徐凤年在与卢象升对峙的第一日,就敏锐地察觉到了隐藏在对手军中的厌战情绪。

对峙了十多日,加上多次试探,徐凤年的有意为之,这股情绪已经到了只差一个引子,便会勃然爆发的地步。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借着吕丹田送剑的由头,徐凤年使出一剑,看似威势宏大,但实际上击杀卢象升军中的士卒不足千人。

但这一剑,足以击散卢象升所部兵将的心气。

卢象升兵败五彩郡,明白朝廷灭楚大计已然空亏一篑,江南道已不可守。

率领亲兵,退守靖安道。

在安顿好残兵败将之后,卢象升一边写奏折送往太安城,求取援军。另一边建议朝廷将陈芝豹、顾剑棠、赵睢三军所部离阳最精锐三十万大军回调两淮,防备北凉与西楚合流。

至于为何放弃好不容易取得的优势而采取守势,卢象升也在奏书中阐述清楚。

徐凤年的个人实力之强,已经到了能够撼动影响战争胜负的地步。

与他正面对敌,士兵只会被徐凤年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攻击搞得士气崩溃。

唯有等待时机,积蓄军力,分两路进军,一路牵制徐凤年,一路攻楚。

采取敌退我进,敌进我退战略。

卢象升所提出策略的根本,是依靠离阳本身深厚的底蕴,让徐凤年疲于奔命。

离阳朝廷心知,这种做法固然有效,但要付出的人力物力,只怕会是个天文数字。

而就在卢象升奏折被送入太安城的同时,陈主豹与顾剑棠联名奏书送到了。

值得二人联手奏书,当然是卢象升大败之事。

他们料到卢象升大败,离阳必定生出退意。

于是联名上奏,言徐凤年兵不过五万,而西楚在经过西壁垒的鏖战之后,实力大减。

纵使二者合流,仍不足以对抗兵力占尽优势的离阳。

两辽精锐尚在,陈芝豹麾下兵将战力未失,又有胶东王侧援,只要朝廷再调兵力前来,必可一战而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