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一章 吏治淤塞(2 / 3)

气吞大明 官笙 2243 字 2022-06-01

心怀豪情的喃喃自语的时候,宫门外的魏忠贤默默的躬身立着,不时抬头看一眼殿内。

外廷的内阁。

黄立极等人看似平静,实则目光一直都在宫内。

魏忠贤的复出与新皇帝要他继续坐镇内阁,着实震惊朝野,令人不安。

冯铨,崔呈秀,周应秋等人并不在内阁,也不在兵部、吏部,而是在各自的府里,召集了一大批人,惶惶的讨论着新时局,争论着对策。

天启驾崩,新帝继位,经过近三天的时间,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传向大明四周。

太多人此刻眺望着京城,他们期盼着‘新朝新气象’、‘一朝天子一朝臣’,希冀着新帝能够将阉党一举扫除,涤荡乾坤,还天下一个朗朗太平!

不知道多少人畅想着,激动起来,甚至有不少人已经忍不住,打点行囊,走在了上京的路上!

一些恭贺新帝登基,悼念天启驾崩以及其他各种奏本,已经汇集在官道在,奔驰向京城。

朝野的激烈变化,还在持续,不断深化、酝酿。

三天后,深夜。

乾清宫后殿。

崇祯在灯光下,一本一本的批阅着奏本,还有一些书信。

崇祯头也不抬,将手里的一道放到边上,道:“曹化淳,你递话给户部,将天启七年以来,所有的赋税支出,列一个详细的表,拿来跟朕看,现在就去。”

“是。”曹化淳连忙应着,转身出去。

崇祯拿过下一本,皱眉看着。

这些奏本,有的简单,平铺直叙,直来直往。有的就写的十分晦涩,很多话可以作为两面甚至是三面去解读,令崇祯十分头疼。

这时,王承恩端着一碗羹进来,轻轻放到桌子桌前,低声道:“皇爷,娘娘派人来问,今夜是否去后宫过夜?”

崇祯拿起笔,直接道:“你去坤宁宫跟娘娘说,朕最近都不会去后宫,请她早点休息,其他各处也说一声。”

“是。”王承恩没有意外,更不多劝,应着就往回走。

崇祯将眼前的奏本打了回去,扔到一旁,抬头看了眼,见到不远处魏忠贤还站在那,道:“魏卿,你去内阁走一趟,要值班的阁老,给朕清查一下漕运的历年收入与支出,朕明天要看。”

“奴婢领旨。”魏忠贤十分平静的应着,转身出去。

这三天来,他已经可以进入后殿,渐渐有些了解这个废寝忘食,一心扑在政务上的新皇爷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