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阳奉阴违,不需要顾虑,直接革职查办,换人上来。”
“是。”毕自严应着。
吃了几口,肚子里有底了,思绪也清晰了一些,他道:“若是两淮或者河东有一个能正常出盐,那南直隶问题就不大,臣考虑着,先稳一步,稳住南直隶,其他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崇祯心里没那么乐观,这些上百年的沉疴,不下重手是解决不了的,即便下了重手,还得有配套的手段,持之以恒的推进,否则只会加速倒退。
这些话,他没有说出口,端着碗,目中都是思索。
黄立极同样端着碗,只吃了一口,听着崇祯与毕自严的对话,越发感觉他这首辅是个局外人。
不动声色的看着崇祯,他躬身道:“陛下,两淮转运使,是冯阁老的内弟。”
崇祯知道这一点,所以冯铨去的,就是扬州。
不过,崇祯看着黄立极,心里微动,道:“卿家想说什么?”
黄立极放下碗筷,道:“臣是认为,冯阁老还是体谅陛下的,若是他肯出力,两淮盐场,应该不会太乱。”
崇祯之所以派冯铨去,是想借机拿掉这个三十岁的阁臣,闻言,目光微动,看向毕自严。
毕自严知道冯铨对魏忠贤的曲意逢迎有多恶心,极其厌恶这个人,对着崇祯的目光,道:“臣也相信,冯阁老还是忠君体国的。”
崇祯会意的笑起来,与毕自严道:“好。毕卿家,你到了扬州,与冯卿家好好聊一聊,淮扬不能乱。”
毕自严轻轻躬身。
黄立极将两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心里默默一会儿,道:“陛下,臣听说辽东也缺盐,臣请赴辽东,安抚边疆。”
崇祯吃了几口,道:“卿家不能走,卿家一走,内阁就空了,朕有事找谁商量?辽东那边,朕已经去信给孙承宗,也命天津卫紧急调盐过去,问题不大,卿家不用担心。”
黄立极观察着崇祯的表情,片刻后道:“是。”
毕自严余光看着黄立极,心里若有所动。
盐政的事,持续发酵下去,朝廷肯定要做出一种妥协,哪怕是姿态。按理说,黄立极是最合适的背锅人选,只是,崇祯也说过,短时间内不会换首辅。
崇祯吃着菜,心里将盐政盘算了一遍,又将京内京外推敲一番,直起腰,笑着淡淡道:“问题虽然很严重,但都在可控范围内,眼下造成的影响,或许是一个机会。朕要看看,朕这个大明的朝野大小官吏,有多少是人,多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