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大策,就这么定下,朕会命内阁发文,今后不得再争论。”
孙传庭与袁可立都是一怔,这样的国政大策,就这样定下了?不应该朝议讨论吗?
崇祯没管他们想什么,道:“接下来,说说你们三处的具体政策。”
辽东,天津,登莱,是一个三角,自努尔哈赤成势以来,朝廷便一直着力打造。
但因为党争,这三处是起起伏伏,纷乱不堪。
袁可立,孙传庭都躬身,作聆听圣训状。
崇祯神色沉吟,道:“辽东的话,以固守,安民为要,防御工事要继续打造,目前来说,基本问题不大。天津卫,朕考虑,将山海关以南的永平府,河间府以东等划归天津卫,作为京畿的重要屏障。登莱……朕打算,将在朝鲜的毛文龙划归登莱巡抚节制,并且,登莱水师要扩建,在旅顺,皮岛,要建造水师基地,随时支援辽东、朝鲜……对于朝鲜的毛文龙,朕觉得,必须要给予足够的支持,但不能完全依赖他,侧面牵制建虏是定策,但一个毛文龙还不够……”
现在的辽东,是地广人稀,很多地方是无主之地,建虏鞭长莫及,明朝也无力管控。
毛文龙在朝鲜,活动范围很大,要是能继续做大做强,遵守命令,不肆意妄为,立敌侧翼,必然是一大助力。
孙传庭与袁可立听着,神情异样,忍不住的对视一眼。
这样的变动,确实很合乎辽东现在的情形,以往不是没人提过,但都在党争中不见浪花,久而久之没人提起。
却没想到,新皇帝会记得。
袁可立思索再三,还是顾忌朝局,忍不住的问道:“陛下,此事重大,您,真的能乾纲独断?”
明朝的皇帝,大概只有太祖与成祖是那种乾纲独断的人,后代都极其尊重朝臣,这种尊重在嘉靖,尤其是万历以后发生了变化,那就是——皇帝被朝臣左右。
尤其是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皇帝根本做不了主,朝臣习惯抱团,以大道理压皇帝,长期对抗之下,往往是朝臣胜利。
这也是嘉靖,万历,天启不喜欢上朝的重要原因之一。
崇祯听着袁可立的话,顿了下才明白他的意思,笑着道:“首辅,六部也是同意的。”
袁可立会意的心头一松,起身抬手道:“臣领旨!”
孙传庭还在思考,连忙跟着道:“臣领旨!”
崇祯摆了摆手,道:“待会儿,户部,吏部,兵部的三位卿家说是宴请二位,到时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