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必然朝野哗然,不知道会掀起多大的风波!
崔呈秀不敢答应,否则他会被吐沫星子给淹死,眉头一沉,道:“李尚书当初为了维护光宗,维护国本,宁死不退!今天,是要坏我大明祖制吗?这也是国本!”
李邦华坚毅的脸上,都是平淡冷静之色,道:“阁老,您清楚我大明的现状,这是不得已的权宜之举,待事态平稳,一切都会归于祖制,这是陛下的亲口之言。”
崔呈秀目光坚定,道:“即便陛下如此说,我也不能答应。凡事必须依照规矩办事,这是陛下的金口玉言!李尚书,此事非同小可,本阁希望谨慎!”
李邦华有些意外了,片刻,道:“崔阁老,我听说,您还反对户部那边的‘商税改制第一案’?”
户部对于商税的改革,还在不断的试验,磨合,只是出台了一个草案,正在六部共议,征求意见的阶段。
崔呈秀直接道:“最高的税收竟高达七成,南直隶的普遍商税超过三成,还要独立于地方官府之外,另外,我还听说,户部的商税细则中有些是故意在针对士绅大户?”
户部的商税改革,自然不会向下,而是向上,对大户、大商人采取了重税,对中小商人是阶梯薄税。
李邦华见崔呈秀丝毫不避讳,便道:“恕下官直言,这些改制,内阁大体是同意的,您执意反对也不能阻挡。”
崔呈秀知晓内阁的情况,张瑞图,周道登,杨景辰等人是不会,也不敢反对的,除此之外,就是他,周应秋,以及首辅黄立极。
以他对黄立极的了解,这位多半会默认。
是以,内阁里,只有他反对,外加周应秋态度不明。
但他必须要反对!
崔呈秀脸角动了动,站起来,沉声道:“关于这些,我会与陛下面呈,即便内阁全部同意,我仍旧反对,祖制决不可轻动!”
李邦华见崔呈秀的态度坚决的过分,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猫腻,跟着站起来,神情思忖。
这些变革引发反对声并不意外,只是崔呈秀反对的有些过于执着了。
而他之所以找崔呈秀商谈再三,是出于崇祯‘朝廷团结,政见一致’的要求,是以他得说服崔呈秀同意兵部的改革。
这位是前任兵部尚书,现在的阁臣,他同意了能堵住很多人的嘴。
李邦华心里转着念,抬起手道:“阁老,不是下官多嘴,若是凡事都到御前,劳烦圣驾,那是我等臣子的失职。关于您的反对,兵部与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