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法司的三位主官就联合公开上奏,请求对涉案走私的十八家盐商,处以极刑。
所谓的‘极刑’有很多种,但涉及这么多人,那无疑就是抄家灭族了。
三法司的动作固然令人震惊,却又不出意外。
随之,朝野无数官员,愤然上书,几乎与三法司一样,纷纷要求对这些卖国奸商处之极刑。
晌午之前,宫里发出旨意,命次辅张瑞图主理此案,所有涉案人等,全部予以最严厉惩处!
而随后,六部等,一个个相继发文,涉及多方面。
其中吏部最多。
先是发文,要求所有官员认清此案性质,不得随风起舞,是非不分,信谣传谣。
接着,就是严令所有官员,要洁身自好,持身守正,遵守法纪,不得与商人勾结,受贿索贿。
第三条紧接而来,发布了一条新规,是与都察院联合发布,要求朝廷现任以及致仕的官员,不得经商以及涉入商业,同时还囊括了子女,仆从等,凡有涉及,一律罢黜,子孙三代不得入仕。
这一条,最是严格,哪怕在朝局如此激荡的情况之下,还是有很多人找吏部申辩,上书分析利弊,陈述厉害。
……
即便知道崇祯不计较,仍旧在宫门口等了大半天,始终没能见到崇祯,也没能见到女儿的嘉定伯周奎,既喜又忧的离开乾清门,向宫外走去。
他走到门口,就看到前面一个人,匆匆入宫,忽然又掉头走了。
“是那周延儒?”周奎看着,自语一声,没有多管,径直离开了皇宫。
确实是周延儒。
在朝廷发生这般激烈变化之时,他忧心忡忡,生怕被牵累。
不说他在南直隶的关系网,单说他前不久在扬州还与诸多盐商走动,鬼知道里面有没有人涉入案中。
他犹豫挣扎了一天,还是来点了翰林院,找到了韩癀。
两人在偏房对坐,简单客套之后,就是无声的寂静。
两人的关系,在不知不觉中疏远、变化。这种变化两人心知肚明,却又相互无法撇开。
周延儒看着韩癀,几次欲张口。
他内心对于崔呈秀被下狱,是既振奋又担忧,加上案件过大,忧心被波及,心里是相当的矛盾。
韩癀情知周延儒的来意,却是老僧坐定,面色佁然。
过了许久,周延儒按耐不住,看着韩癀道:“先生,昨天的事情想必你已知道了。崔呈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