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0317 联手绞杀(3 / 6)

传遍京城,效果犹如核弹爆炸一般。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乏聪明人,很快就有人猜到了‘真相’:氏族志彻底激怒了圣人,开始对士族动手。学政体系是第一步,科举制度是绝杀。

一旦这两条制度通过,士族再也没有办法靠着垄断学问把控做官的门径,他们将要和被他们瞧不起的泥腿子一起争抢有限的名额。

吃瓜群众都亢奋起来了,大家最喜欢看的,莫过于曾经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跌落泥坑。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波《望月谈》的影响力,十几万册的销量,能影响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人。

这些人几乎都是读过书,至少也和读书人有关系的人。通俗点说,这些人往往掌握着一定话语权。

陈景恪在《望月谈》上写的捧杀士族的那两篇文章,时间越长影响力就越大,经过说书人的加工,还变异出了许多不同的版本。

他的文章里描写士族奢华,用了‘几千条鲤鱼须煲汤’、‘鸡爪心肉炒菜’这样虚构的故事。

现在民间已经出现了,必须是三个月的小鲤鱼须,两个月的小公鸡抓心肉。还有不知道谁编造的,什么人参当柴烧煮饭之类的。

这样的故事流传性往往很广,一开始大家会羡慕,听多了仇恨值直接拉满。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对学政体系和科举体系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尤其是寒门和基层大户人家,更是恨不得敲锣打鼓表达庆祝。

原本他们对学政体系的态度还是存疑的,毕竟就算把学堂建立起来又如何?人家先发优势已经形成了垄断,仅靠一个学堂改变不了大局。

但现在不同了,科举制度一出,在某种程度上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同台竞争的机会。

尽管士族依然有先发优势,可至少寒门也拥有了上台的机会。而且寒门、普通读书人有数量优势,总有一天科举大道会畅通无阻。

士族自然也能看出这一点。

王修齐、郑嵩、崔干这些人重聚一堂,然而房间却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说话。

过了许久卢秀才说道:“我去见房玄龄,又被他拒之门外了。我那位姑母病了半年还没好,依然不见外客。”

崔干面无表情的道:“魏征也拒绝见我。”

王修齐讥讽道:“这次他被封为郑国公,一步跨入一等公之列,恐怕早就忘把我们给卖了。”

卢秀说道:“你们有没有想过,或许从一开始他就是那边的。”

众人一阵沉默。

郑嵩声音干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