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肝义胆,日月可证!殿下陡增商税,是为不仁;重用厂卫,是为不义;擅改朝服,是为不礼;强征田产,是为不智;广制网兜,是为不信。违背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皆丧者,必遭天下人供责之!殿下不听臣等力荐,一意孤行,擅断朝政,又岂是仁君所为?与那晋惠帝、隋炀帝、宋徽宗又有何分别?”
幺鸡对这货大放出来的厥词进行了简单翻译,总而言之,你个小兔崽子敢不听我们的,你就是昏君!我们就要骂你!我们以前是正确的,现在是正确的,以后也是正确的,永远都是正确的!你不按我们说的做,你就是错误的,你就要被群起而攻之!
刘遵宪仿佛觉得攻击火力还不太够,在商周祚之后紧接着补刀:“今流寇之患已除,海内平息,朝廷理应恢复秩序,修养珉生。然太子殿下不修正道,德行欠缺,玩物丧志,滥施圣恩,种种政令,不知所云,犹如夏桀商纣一般倒行逆施,必使万千百姓苦不堪言!殿下若不痛定思痛,迷途知返,难避天怒人怨,而遭无妄之灾!”
如果前面三只帝王不能让你小子幡然悔悟的话,那么就只能向残暴不仁的夏桀与商纣靠拢了。说到最后,力谏不行就上诅咒,总会有一招好使的。
黄口小儿若不能从善如流,虚心受教,执意与众大臣为敌,分庭抗礼,长此以往,必遭天谴!
破罐子破摔的林欲楫想起一记猛药,见到太子渐行渐远,忽然高声喊道:“殿下自觉能力低微,不足以治国理政,则应将监国之责让与陛下其他子嗣!”
若是换上年纪更小的皇三子、四子,乃至皇五子的话,群臣便可以有的放矢了,远不像如今这般费力不讨好,还会被太子所算计。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全都惊愕不已,让太子禅让监国之位,可谓是闻所未闻之举,更不符合大明“立长不立幼”之传统。
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便是群臣为了打消神宗立朱常洵为太子,而不惜长期死磕。
被立为太子的朱常洛却只活了不到一个月,然后其子登基,开始了“天启”年号。
林欲楫竟然敢说出“废长立幼”这样大逆不道的话,真是其心可诛,百死不能抵其罪。
幺鸡听罢,果然驻足,转回身反问:“这算是图穷匕见了?本宫身为太子,监国乃受父皇之命,断不会听信闲杂人等的三言两语,便会被其左右,继而动瑶国本!甄淑,欺君犯上,该当何罪呀?”
刚才说撞柱子,又反悔了,现在又想搞事情,这上窜下跳的本事,还真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