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根本就关不过来,与其拼命遏制,莫不如放手不管,一户一个冬天烧个二十吨煤也就撑死了,五万户一起烧的话,那不过一百万吨而已。
比起神府煤田天文数字般的储藏量,这点消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等关外没有战事之后,算上东胜煤田,整个陕茜的百姓都能烧得起便宜煤。
这要是早开采几年,估计张李二人都得化身成日进斗金的煤老板了……
得到了“陕茜第二宝”的左懋第喜不自禁,若真如太子所言,那便给整个榆林卫的穷苦百姓谋得了一个不错的营生。
挖煤虽然辛苦,可也算是一项收益,大富大贵谈不上,可吃饱穿暖却能实现,比起全年都要倚仗老天爷的耕种,挖煤似乎赚钱更快。
不过还有一件棘手之事有待圣裁,左懋第自问想不出办法,只得启奏:“殿下,此煤田面积甚广,官府人手捉襟见肘,实难加以看管!”
巡逻一百里宽、数十里长的煤田,这得需要多少兵力?
让一位总兵带着本部人马过去,都不见得够用吧?
不光左懋第对此发愁,孙传庭也感觉鞭长莫及,数万秦兵总不能都去照看煤田吧?
幺鸡收起毛笔,揣起手来笑着说:“爱卿不需要看管所有煤田,只需派人管好官府开采的煤田即可。百姓从地里挖出来的煤,无非有两个用处,一来用于自家取暖,二来用于变卖谋利。从陕北往陕南运煤只有两条渠道,一条走水路,另一条走陆路,只要出了煤田地区,便要过卡收费,这样便能阻止财税流失了。”
让左懋第沿着煤田建一圈收费站,一车煤收费一钱银子,一百万车就是十万两,对朝廷算不上什么大收入,可用于本地官员发俸和百姓赈济的话,却能为朝廷省下一笔钱。
左懋第是聪明人,马上明白过来,旋即点头:“殿下高见令愚臣茅塞顿开,愚臣赴任之后,立刻着手设卡!”
太子吩咐地已经很明确了,百姓采煤用于自家取暖,朝廷不让官府去管,除了官办煤矿,你挖多少都没人过问,把自家房子点了都可以。
但要是用于外卖,那就要交税了,只要派人卡死水陆上的各个通道,就不怕有人大举挖煤卖钱,还不交税款,在陕茜境内决不能出现两淮盐商的那般勾当。
幺鸡不忘叮嘱这货,别使劲“薅羊毛”:“过路费不得定得过高,让百姓无利可图,官府应当鼓励百姓挖煤赚钱,这样也能避免饥荒。缴费后卡站须给百姓凭证,进出煤田地区只交一次便可。重复收费、恶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