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官府有了钱,又能将政令落实到位,陕茜便不会有事,西北自然会安定许多,朝廷可专心剿灭流寇,再调集兵力来抵御东虏的入侵。
所有问题都集中在银子上,所以左懋第要想方设法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两百万两是个较为理想的额度,一百五十万两也可以,但每年最低不能低于一百万两。
能否兑现自己在太子面前的承诺,就要看开矿采油的情况了,而这些殿试完毕的生员将是管理各地的主要力量之一。
“殿下,臣恳请再设一处羁押场所,都察院实在难以收押众多嫌犯!”
要整理颇多的殿试成绩与考生档案,吴甡与堵胤锡却还不算是最为忙碌的人,因为左都御史钟炌已经焦头烂额了。
由于军饷贪墨案的缘故,都察院早就人满为患了,刑部和大理寺的情况都差不多,而殿试刚刚又诞生了一批嫌犯。
吏部、国子监、翰林院的蛀虫加上送银子的考生,总计两百余人,又得收押进去,这还没算官员的家眷。
“臣复议钟大人所言,眼下嫌犯及涉案家眷数量太多,已然超出了三法司所能羁押的规模,还望殿下圣裁。”
如果有幸进入三法司的监狱去光顾一番,就会发现里面不像是牢狱,更像是人头攒动的集市,嫌犯及其家眷已经多得都要冒出牢笼了,再这么下去,就要实施露天关押了。
开始是一家关在一个或几个牢房里,后来发现犯人实在太多,这么关押很不科学,就变成了男女分开关押。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某蛀虫发现咬出自己的某蛀虫也跟自己关在一起,趁狱卒不备,两家蛀虫便在牢房里开始大规模火并……
犯人以文官居多,动手解决问题的还是少数,多数都在伸着脖子对骂,内容更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连前朝的祖宗都被问候到了。
“嗯……那便将部分嫌犯迁移到附近的勋贵府邸来羁押!”
幺鸡本想让厂卫来分担部分压力,不过转念一想,这两个部门也还会往里填人,牢房也是不够用,便只能利用一些免费的场所了,反正那些地方闲着也是闲着。
城里有钱的商贾,除了“御用蜣螂”之外,都要被捞出来挨个放血,余下有钱的也不多了,拍卖勋贵府邸的计划估计要暂时搁浅了,等于是砸在自己手里了。
既然豪宅都变成滞销货了,也就不用急着套现了,就算都卖不出也不要紧,以后可以用来打赏有功之臣,分出去二三十套,估计也就差不多清空大部分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