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欠饷是矛盾的导火索,制造这个导火索的就是运筹帷幄的袁都督,朝廷将大部分军饷都送到了辽东,必然导致一些地区出现欠饷问题。
裁撤驿站与西北欠饷加之农户受灾,这三个主因所导致的大量失业人员,特别是上万经过军事训练的官军士兵,最终纠集到一起,便直接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叛乱。
欠饷士卒无银可领,失地农户无地可种,失业驿卒无计可施,与之对应的则是地方官吏在巧立名目,私自盘剥,从中渔利,更加引发了不满与愤怒。
这始作俑者便是甩锅爹,听了某人的进言,便用西墙去补东墙,结果东墙还没补上,家里一下子就有了两面漏风的墙,开始腹背受风。
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地风起云涌的珉变浪嘲,流寇非但屡剿不净,而且越剿越多,搅得朝廷上下寝食难安,户部太仓已然告罄。
甩锅爹不得不征收三饷来维持剿寇大军与辽东军饷,然后加剧珉变,解决办法本身就是问题所在,这便是最典型的恶性循环。
再不停止征收三饷,大怼朝还得重蹈覆辙,被黔驴技穷的甩锅爹活活地折腾废了。
作为皇二代,穷鬼的钱,某太子是看不上的,谁有钱,就伸手向谁要。
所以,四版就要让大家看看自己怎么玩太子严惩国之蛀虫!
既然蛀虫们可以巧立名目,中饱私囊,那某太子也完全可以照搬过来。
譬如……爱卿昨晚都吃了什么呀?
敢回答自己就吃了炒黄豆的那位,现在已经被厂卫抄得一贫如洗了!
大怼朝的官员,不查的话,好像都是清官,一查的话,都特么是大清的官!
面对如此窘迫的财政状况,某太子就想起一首名歌当你没钱你会想起谁?
敢公然欺君抄家!
敢抗旨不尊抄家!
敢忤逆太子抄家!
敢阳奉阴违抄家!
迄今为止,凡是被抄家的蛀虫,家财没有低于五千两的,非常对得起他们之前的努力成果。
像陈之遴这样的翰林,都能年入千两银子,其他人就更不用多说了,趁殿试舞弊案的机会,正好可以血洗翰林院与国子监。
某太子正在暗地盘算,这批抓进去近千人,都照如此身价的话,一次便可为户部充值五百万两银子,一定可以让推崇量入为出理念的李侍问大喜过望。
不那么乐观的话,至少也能有个一两百万两银子,等到将其积攒的古玩字画与珠宝首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