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铎、孔有德、阿济格、耿仲明都还不知道,是役投入兵力最多的中路,收效最小,伤亡却最高。
两红旗与正白旗合力攻打的C形山恰恰是倭军重点防御的地方。
镶红旗投入三个甲喇,正红旗投入四个甲喇,正白旗投入两个甲喇。
三旗供有九个甲喇参战,总兵力约一万两千八旗兵。
从丑时战至寅时刚到。
清军除了在山上留下三千多具尸体及重伤难移的伤兵之外,甚子都没得到!
虽然此前有少量八旗兵攻上了山顶,但很快便被守军围杀殆尽了。
从那以后,三旗人马就再也没上过山顶。
这仗打得满达海一脸的惊愕,他爹代善已经茫然无措了,作为全军主帅的多尔衮则是愁眉不展地若有所思。
无需统计损失兵力,光看山上的情况便可以预见,这几乎是清军自浑河战役以来,遭遇到的最为惨重的损失了。
之前硕托所部以少敌多,面对十余倍的蛮子大军,被聚歼是情有可原的。
然而是役清军光是中路便投入了上万八旗大兵,即使这样还未能攻克山顶。
不得不说,的的确确是碰到一股极其精锐的蛮明军队,其强悍程度绝不逊于白杆军。
尤其是那种会爆炸的棒槌,给八旗大兵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创伤。
很多人都是先被这种棒槌炸伤,而后才被鸟铳或弓弩射杀的。
没有这种棒槌,蛮子根本就收不住山顶,己方更不会蒙受如此严重的兵力损失。
再打下去的话,多尔衮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只能寄希望其他两路人马能够有所突破。
于是便知会代善与满达海,暂时歇兵,待收到东西两路的战况之后再行定夺。
好在负责西路进攻的多铎与孔有德不负众望,真的传来了一连突破两道蛮子防线的好消息。
多尔衮立刻命令正白旗与正红旗各的一个甲喇的人马增援西线,既然正面打不开局面,不妨在侧面做文章。
损失如此之大,还甚子战果没捞着,这是多尔衮无法接受的结果,必须要有所斩获,在局部地区痛击蛮子才行。
没过多久,东线也传来了捷报,于是多尔衮立刻将全军的进攻战术从“三箭齐发”,改为“东西夹击”的钳形攻势。
只留少量人马在中路牵制狗蛮子,不时发动佯攻,重点则是加强两翼的兵力,争取迂回包抄这股狗蛮子,照样可以取得一场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