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写信的话,还得有求于你。
和他们在一起也不用提防,没人背后使坏,向上面打小报告。一般都是直来直去,看不顺眼的话,当时就会说出来。
无非就是平时不修边幅,大大咧咧,不少人有脚气,吃饭的时候像头猪,睡觉的时候打呼噜,这些比较让书生们头疼。
真到了自己遇到困难,譬如野外行军走不动的时候,人家还能替你背着近十斤重的火枪,这便算是投桃报李了。
现如今,这些书生跟粗汉们一样,也发誓要精忠报国,也愿意趁此机会打东虏、赚银子,毕竟参加东宫卫队之人,有几个不缺钱呢?
“关于是役的奖惩待遇,本将立刻遣人张贴在明显之处,尔等可以观看阅读,此为太子爷批准之待遇,在战后便可兑现!”
周遇吉也就不再赘言了,他说的再多,也没有公告上面写的详细。说多了,众人也记不住,还不如直接去看白纸黑字的内容。
等公告贴出来之后,除了执勤的士兵之外,驻扎在附近的官兵都蜂拥过来观看细则,这可是牵动所有人的钱包,一个字都不能少看。
“快!摘抄下来!”
“好嘞!”
有小本子和铅笔的人就选择自行记录了,等御敌的时候还能随时翻看一下,对自己也算是一记疗伤良药了。
“果真是二百两啊!”
“可不是嘛!”
“咱爷们这下就发了!”
“凭你?”
“咋看不起咱?”
“不说别的,咱能比你多赚二百两!”
“放屁!你个废柴至多赚十两!”
“老子赚十两,你便只能赚一两!”
“哈哈哈哈……”
人群里旋即出现了叫号和不服之人,类似的状况在训练项目比赛时很常见,每个营、每个连、每个排都有。
此番就不同以往了,是役可是实战,作战对象还是不可一世的东虏,说的直白点就是在玩命。
不过东宫卫队被太子爷指点之后,不少粗汉都学聪明了,他们要玩也是玩狗鞑子的狗命,自己的命可是比狗鞑子值钱多了,可是玩不得呢。
在得到了如此利好消息之后,守军官兵看待出城富人们的态度就与之前不大一样了,少了这些人拖后腿,他们或许还能多杀一些狗鞑子。
他们难逃了,城里的粮食的消耗也就相对减少了,逃出去的人越多,就意味着粮食可以让留下来的人吃的时间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