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辈和准师傅,年事已高,准备返回本土养老的丘民仰,将自己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经验都传授给了这个后生。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酒肉穿肠过大明心中留!
酒指的是各种交际,肉嘛……你懂的!
唯有如此,驻倭大使的位置才做得稳,这样才能做得久!
这算是继驻欧特使之外,外派的第二肥缺了,每年光经费就两万两银子,如遇特殊情况还能申请额外部分。
“肥”的原因不光是位置上的油水多,而且明倭之间的贸易往来,蹭一点就是上万两银子,全都落到自己口袋里。
丘民仰之前也算不上蛀虫,但到了倭国这边,耳濡目染之后,每年多多少少都会捞万八千两银子。
这是昊菁皇帝特许的,只要金额不算太大,不影响大将军、镇海公及昊菁皇帝的三边交易,那就完全没问题。
带着十万两银子退休,不用担心追查不说,还完全不用上税,这是多么的惬意啊!
当然,有的钱是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
譬如每年除夕之前,郑芝龙都会很客气地遣人送来六千两银子,算是过年的红包。
回报也不高,就是有个风吹草动,提前知会他一声就行了。
对镇海公来说,六千两银子真就是九牛一毛。
但不坐在这个位置上,丘民仰绝对不会受到这笔钱的。
除了大将军之外,各地的大名也会借着宴席的机会,前来巴结他。
手里有肤白貌美的女子,便会找机会奉上,只求能多获得一些大明的新奇商品。
在丘民仰卸任之际,已经迎娶了八人作为小妾,此外还有二十六名侍女……
这些倭女给他生了一堆孩子,好在当爹的这些年捞了不少,不会饿着她们母子。
丘民仰也给后代们想好了出路,由于母亲是倭女,子嗣的倭语自然会说。
待长大成人之后,便可从事明倭之间的贸易往来了。
昊菁皇帝极其重视商业发展,商人也不像之前那样饱受鄙夷了。
丘民仰在天津当过差,也算有点人脉,加之皇帝的恩典,可先让年长的子女们从事贸易。
这就算是近水房子先得月了,皇帝从指甲缝里挤出一点,就够丘家吃喝的了。
这些年丘民仰虽然在倭国常年吃喝玩乐,但办事没出个大的差池,一直兢兢业业。
故而等到退休之后,这份剩余的恩泽就能覆盖到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