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己方骑兵提供相当可观的炮火支援。
顺鸡十分珍惜队伍里的炮手和工匠,他们是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没了这两伙人的话,其实大清王师跟西域各部的土著没多大区别。
实际情况也如顺鸡预料的那般,炮队确实不负圣恩,为大清王师在西域取得大捷立下了汗马功劳。
尽管在路上遗弃了不少重炮,时至今日,王师还保留着上百门红衣大炮,小佛郎机高达五百门之多。
由于此前没打仗,火药消耗倒是不大,更何况哈萨克汗国使用火器,击败了这个对手,便可缴获不少火药了。
商议完毕之后,顺鸡便命令十万清军长驱直入,攻进中玉兹境内,尽快将其灭掉,然后直取小玉兹。
楚库尔乌巴什说哈萨克汗国在尚未分成三个玉兹国之前,虽有百万子珉,但与准噶尔作战时,出动的兵力从未超过十万。
顺鸡有所顿悟,说明其动员能力并不强,甚至还不如大清“十人养一兵”来得高效。
如今大清虽然在西征,子珉高达五百万左右,可依然能够出动超过五十万大军。
收拾准噶尔只用了不到十五万,因为并不需要投入更多的兵马。
多余就是浪费宝贵的粮草了,好不容易获得了准噶尔部的粮草,还要留着西征时使用。
现在进攻中玉兹,之前的俘虏和归顺的就都能用上了。
多尔衮将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辉特,以及额林沁罗卜藏的手下,全都派上前线。
林林总总加起来不下七八万,若是胆敢迟滞不前,那就没必要养着这些废柴了……
既然大清的国策之一是“满檬一家”,当下一并御敌,更要携手奋战了!
顺鸡也不会只压榨这些部落,还是会给些甜头,譬如他们抢来的财物人畜,参战部落可分得一半。
大清王师抢来的归自己,其他各部抢来的得一半,还不需要消耗太多王师兵马,何乐而不为呢?
哈萨克汗国的宗主是金帐汗国,后来脱离,但在关系上与卫拉特等部还是比较近的。
只不过由于实际利益分割的问题,譬如草场,大家基本只用兵器进行沟通……
实质上清军属于外来人,可不论当年还是现在,蒙元及其后裔只拜服强者!
草原上历来如此!
谁厉害,谁上位,谁就是可汗,其他人都得认这个理!
文臣们倒是建议过,若是情况允许,大清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