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也得在十年后下水。
届时科学院应该能造出口径达到二百毫米以上的主炮了,到时候现往上安装就行了。
新下水的四级铁甲舰便安装了这种新式大口径后膛炮,在射速和威力方面都超过了原先的设计。
根据与薄珏和孙云球的商量,第八批次的造舰计划将在天津建造所有大型战舰。
天津造船厂负责建造八艘俾斯麦、八艘定远、两艘定远补给舰、两艘定远医疗舰。
登州造船厂只负责建造两种铁甲舰,即十艘吉野与十艘来远。
南都造船厂的实力最弱,就负责八艘致远的建造。
有人买就出口,没人买就自用。
福建造船厂归郑芝龙所有,这次悉数开工吉野,准备建造八艘,用来远洋作战。
按照老规矩,郑芝龙仍然采购了俾斯麦与定远各四艘。
既然以后搬到了南非,而且自己还能多活十几、二十年,郑芝龙也得为以后考虑了。
即使未来可能与法荷发生海战,自家的舰队怎么也要支撑到皇帝的支援舰队抵达南非水域才行。
在法荷都大量装备一级铁甲舰,而且学会了建造该级铁甲舰之后,郑芝龙就看不上该级舰了。
仗着即将开采的南非金矿,往后会以采购五级和四级铁甲舰为主,三级铁甲舰为辅,二级和一级铁甲舰就没必要浪费银子了。
郑芝龙麾下已经拥有多达五十艘一级铁甲舰,基本上也够用了。
集中军费采购巨舰自然是明智之举,也能震慑那些惦记南非的家伙。
陆战这方面,郑芝龙是无需担心的。
长子郑成功在欧洲战场屡战屡胜,已经磨练出了一支规模达到五万的精锐之师。
以此为基础,再扩编两倍,总兵力达到十五万,基本可以守住南非的地盘了。
鉴于这次郑芝龙所购买的战舰都很贵,定远单价达到六百万两,俾斯麦则高达九百万两。
各买四艘,总额便达到六千万两,某新皇就允许其分期付款了。
只要每年支付一千万两,六年之后便可以拿到现货了。
如此一来,对郑芝龙这边的财务压力也不大,天津造船厂也无需垫付成本费用。
不过为了讨好皇帝,郑芝龙还是提前预付了三千万两银子的货款。
还有一点,那就是郑芝龙也害怕以后会涨价。
现在一艘五级铁甲舰就达到九百万两银子了,六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