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远距离追击已经消耗了大量的粮草。
有一点奥布霍夫猜对了,那便是多尔衮已经不允许大军继续玩围城打援了。
为了节省粮草,必须速战速决!
故而等炮队一到,清军便开始炮击沃罗涅日了。
不同于围困察里津,多尔衮下令在城外挖设壕沟,断绝守军的突围可能。
必须一劳永逸地消灭这股俄军,不然往后必然成为一只挥之不去的巨大苍蝇。
奥布霍夫见状便召集了主要将领来商议,众人商量的结果便是尽快突围,晚了就要被对方尽灭在城内了。
的确可以继续坚守,可前提条件是必须能够坚守城头,连城防被炮弹轰得形同虚设,还如何坚守该城呢?
尤其是奥布霍夫所部以骑兵为主,放弃战马,本身就是舍本逐末之举。
在敌军尚未挖设完壕沟之前,突围便成为了最佳的选择。
经历了察里津被围的情况之后,奥布霍夫仅仅考虑了几个小时,便决定全军向北突围。
他能活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跑得够快……
只不过下一站是去图拉,而非奥廖尔或布良斯克。
先到落脚点去打听一下弗拉基米尔那边的战况如何,然后再跟心腹商量接下来的打算。
但这次俄军在突围时碰到了清军主力,而不是故意放水的哥萨克。
多尔衮挖设壕沟也就是作为疑兵之计,看看对方能否上钩。
没想到还真歪打正着了,让负责在北路阻击的多铎部获得了上万战果。
多尔衮在北向安排了五万骑兵,东向安排了四万,南向只有一万,西向由于靠近顿河,只是做了疑兵,并未部署大量骑兵。
他也不相信俄军会向西突围,找一处浅滩强渡顿河。
奥布霍夫带着约两万多残部逃到了图拉,在那里得知沙皇陛下还在弗拉基米尔率军与黄皮猴子对峙。
鉴于眼下屡战屡败的情况,奥布霍夫也不敢带兵前去与阿列克谢一世汇合,只能暂时先躲在图拉,名义上是修整人马。
阿列克谢一世遣人送来的谕令,奥布霍夫以自己身体不适、所部缺乏钱粮为由,直接忽略掉了。
现在他打算先观察一段时间,如果阿列克谢一世能够取胜,自己就过去请罪。
反之,或许投靠波立国王维希尼奥维茨基是个明智的选择……
在他看来,只要不向黄皮猴子投降,那就够不上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