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种武器的意外出现,使得实际战况走向了另外一条路……
机枪、加农炮、左轮步枪、手榴弹结合起来,加上奥军的拼死抵抗,使得贾马尔的原地防御战术收到了奇效。
索别斯基的翼骑兵在这种情况下完全起不到摧城拔寨的作用,连基本的冲阵功能都被对方打得丧失掉了。
考虑到接下来,对岸还有侯赛因的主力需要消灭,索别斯基就选择带着余下部队暂时撤出战斗了。
损失超过三万翼骑兵,这已经算是对得起利奥波德此前出兵克拉科夫的人情了,战损数量再多的话,索别斯基也承受不了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翼骑兵就算靠近对方的防线,面对几乎密不透风的车阵,也根本冲不进去。
骑兵没了坐骑的冲击力,又丧失了速度优势,对付奥军步兵就完全落于下风了。
坐在马上跟奥军步兵进行对射,这是任何联军骑兵都打不赢的模式啊!
至于那种可以连发的武器,也没抢到一部,这是让索别斯基最为懊恼的地方。
如果利奥波德的手下能够抢到或者缴获,他一定要好好过去看看,然后想想能否进行仿制。
这种武器对骑兵造成的杀伤真是太大了,目测对方拥有的数量也不是很多。
但索别斯基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一旦这种可以连发的武器越来越多,那么今后骑兵的作用必将被大幅度的削弱。
或许奥斯曼不会制造这种武器,然而明帝国呢?
对方的坦克肯定是明帝国提供的,真是太可恶了!
利奥波德的步兵也装备了五百辆战车,实际上就是给车厢安装了铁板。
远距离扛不住重炮,近距离被小型加农炮打上也会变成一地的零件……
利奥波德的重炮部队在开战一刻钟之后,就基本上处于需要重新装备的状态了。
对方射速太快,从校准到命中,用不了十分钟的时间,己方的炮兵实在是打不过。
余下就是靠释放的战场烟雾,让步兵混烟进行大规模冲锋。
除此之外,也没别的好办法了,不然就得全员后撤,引对方主动出击。
由于之前索别斯基的损失,利奥波德现在也不能下令取消进攻了。
否则那么多翼骑兵就等于白损失了,也让此前的进攻失去了意义。
索性翼骑兵也给敌军造成了上万人的伤亡,这就是己方继续进攻的原因所在。
利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