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带着部队过去也是徒劳无功。
至于波希米亚,还要看利奥波德的态度以及当地的战况发展而定,不能盲目出击,以免被土再遭打击。
再说利奥波德不带部队回师的话,光凭己部的实力,根本就无力击退机动兵力是自己三四倍之多的清军。
总的来说,对于波希米亚与摩拉维亚的战事,索别斯基持观望态度……
话说回来,不观望又如何?
总不能带着十几万人过去送死吧???
一旦机动部队遭到重创,那就意味着半个波兰又要遭到清军的洗劫了!
在利奥波德无暇回师,索别斯基作壁上观的情况下,五十万清军的遭遇简直比去年还要好。
第二次西征显得无比顺利,大军长驱直入,沿途抵抗者寥寥无几。
上次没带走的牲畜和西夷,这次兵力充足,就可以全部打包带回本土了。
有机会的话,多尔衮还是愿意与对方的野战兵团来次正面较量的。
最起码,打野战的难度比攻城要低很多,大清王师也擅长此道。
可是对方不给自己这个机会,于是五十万大军就完全变成了只吃不吐的貔貅!
这次不同于上次,由于准备充分,而且侯赛因的部队依然在布达佩斯牵制敌人,多尔衮就打算去布拉格,甚至勃兰登堡去看一看了。
走得越远,收获越多!
这句话,似乎的确有些道理!
翻译过来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打劫千家万户……
此番,多尔衮要让半个欧洲的人都知道大清王师擅长甚子活计!
打劫不丢人,饿死才丢人!
这就是自古以来的生存之道!
只不过多尔衮未能如愿以偿,因为波希米亚西部和北部的伏尔塔瓦河与拉贝河都涨水了。
对大清王师来说,这比利奥波德带着五十万大军回师还可怕得多。
大雨一连下了五天,使得多尔衮直接取消了继续西进的命令。
降雨以及洪水无形之中,帮助利奥波德保住了三分之一个波西米亚地区。
为了避免大雨之后爆发疫病,多尔衮被迫率部迅速后撤,将到手的战利品分批次送回老家去。
由于没有遭遇激烈的抵抗,除了一些惨遭洪水冲刷的倒霉蛋之外,战斗损失寥寥无几。
总的来说,第二次西征也是非常成功的,劫掠了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