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及路航部队所取得的战果可谓辉煌。
击沉敌军舰船高达三百余艘,摧毁炮位上百个,毙伤岸上敌兵数量高达五万余人。
攻击的目标主要是舰船和炮位,不然杀伤辫子兵的数量可以轻松翻番。
杨展要抢在六分月雨季到来之前,利用五月份的枯水期,便让部队强渡第聂伯河。
没着急的原因就是气温较低,河水太凉,士兵一旦落水,恐怕就难以存活了。
参加南下作战行动的所有明军官兵均已接受了游泳训练,狗刨半小时是完全没问题的。
早有一点,那就是目前的水位还达不到杨展的预期标准,他还希望水位能再降低一些。
这就是在赌运气,赌今年春夏之际是天干物燥为主。
反之,那就算是天不遂人意了……
若是在中游浅水区强渡第聂伯河的第二军能够登陆之后,迅速北上的话,也可以参加围攻盛京的战斗。
还有一个方法,在大明王师控制了亚速海之后,可以利用在当地组装好的小型铁甲舰,从黑海的第聂伯河河口逆流而上。
办法是比较麻烦,但算是最为妥当的做法,之后己方就可以完全控制第聂伯河,并确保将陆军送到对岸去了。
通过特种兵的下水侦察,盛京段的河水深度可能在五至七米左右。
深到不算太深,但没有船只或者浮桥的话,装甲部队是肯定过不去的。
光凭步兵和特种兵,对付对岸的十余万狗鞑子,还真可能出现危险。
杨展不怕打不下盛京,就怕打下来还要付出数万人的伤亡。
回去无法向皇帝交代,毕竟自己的部队占尽空中与火力优势……
最主要的原因,现在抚恤金涨价了。
一个普通士兵战死,朝廷还得赔五百银币!
士官、军官、将领若是战死沙场,其家眷获得的抚恤金自然只高不低。
阵亡一万人,杨展倾家荡产也赔不起,不得不小心谨慎起来。
往大了说,各部的战损情况与最后的赏罚是直接挂钩的。
往小了说,必须爱兵如子,否则士兵凭啥给主将卖命?
自打统兵打仗以来,昊菁皇帝从来就不提倡让大明将士当炮灰去送命。
原因很简单,愿意听话送命的往往都是精锐部队。
先把自己的精锐部队打光,然后指望一堆乌合之众能战胜辫子军?
当年辫子军入塞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