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计划只是针对东澳当地的情况,南澳很多地方并不需要运河就能耕作。
加上工业与牧场的话,整个澳州每年安置上百万人口是完全可行的。
既然远道而来,朱慈烺不亲眼看一看是肯定放心不下的。
在一群儿子的陪同下,某父皇亲自参观了由皇四子朱祥城亲自指挥开凿的东澳第一运河。
这条运河不是最长的,难度却是当时乃至后来最大的。
好在朱祥城出身土木工程专业,算是业内人士,对这方面是比较熟悉的,加之下面齐心协力,这才让打穿大分水岭的运河如期完工。
而东澳地区最长的一条运河,已经横穿了位于中东部地区的大盆地,长达三千里之多。
这是朱慈烺希望看到的场面,这种长度的运河自然是越多越好。
不同于后世,如今澳州的人口将会越来越多,完全不缺乏开荒的劳动力。
在海运能力日渐提升的情况下,运抵澳州的移珉必将与日俱增。
只要有闲置的空地,哪怕是荒地,不缺水的话,那就一定会有人过来种地。
那些连运河与内河都无法企及的地方,也会当作牧场来处理,不会浪费掉。
在看过了运河上下游的情况后,朱慈烺决定每年给澳州的援助金额提升到两千万银币。
此举就是对一群儿子努力工作的认可,同时奖励他们一千万银币,具体如何分配,由长子来决定。
援助金额看似不是很高,但澳州当地是完全不向本土朝廷上税的,等于是每年净赚两千万银币。
用这笔钱来向本土采购各种商品,以及安置移珉以及给官吏们发工资,可以极大地减轻澳州当地的负担。
澳州也是有驻军的,不过总兵力也只有五万,折合十个旅而已。
除了日常训练之外,最重要的任务不过是抓捕通缉犯罢了。
这就是坐拥两洋的巨大优势,当地没事,外敌就更难入侵了。
由于整个西太平洋几乎成为了大明的自留地,前来澳州发展的皇子们的亲妈也先行乘坐战舰抵达了当地来探亲。
等朱慈烺到黄金海岸时,这群早就希望看到自己儿子的老婆们已经在海边别墅里住了快三个月了。
没人不说当地的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可是比北都好太多了,都想一辈子住在这里不走了。
对此,朱慈烺也同意了,谁想留下都可以,由其儿子进行赡养,哪怕改嫁别人都行。